福建南平順昌縣元坑鎮謨武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721102 | 身份證前6位:350721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隸屬政區:元坑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H | |
謨武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順昌縣元坑鎮謨武村位于順昌縣城西部,204省道旁,金溪河畔。是元坑鎮最大的行政村,總面積63000畝,農戶719戶,人口2700人,轄15個村民小組,7個自然村。2002年新建了宣武新村文化科技中心樓,村道全部水泥硬化。村氣候大部分屬低丘溫暖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80c-18.90c,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謨武村水利資源十分豐富,溪流縱橫交錯,閩江源流金溪河穿境而過,全村有大小水庫3座,總庫容量120平方米,電站1座,裝機容量100千瓦。境內還建有裝機容量3萬千瓦的順昌縣謨武水電站。
元坑鎮謨武工業園區在我村境內,2006年村財收入60萬元,社會總產值15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656元,農業特色產品有甘蔗、玉米。礦產資源得天獨厚,石英石總儲量1億噸。
謨武村交通便捷,204省道穿境而過。于1980年建設了通往村南北的謨武大橋。
名勝古跡有謨武文苑舊宅 坐落在謨武游酢弄(長興巷),三進庭院,座西朝東,建筑面積約473.99 平方米,該建筑從1990年改建為謨武文苑。共設有六室、兩展、兩校、一亭、一園等文娛、休閑場所。其中設有立雪堂、二賢堂、立雪亭、晦翁書齋和廖剛文化研究會。陳列有石器時代以及宋、元、明、清以來的各種文物,其中有游酢廟鐵鑄鐘、朱子祠碑、明代木雕龍舟頭、清代護林碑及五位歷史名人的家傳族譜。樹有四榜:成才榜、好樣榜、能人榜、功德榜。存有《謨武村卷》、《謨武村卷續集》、《高峰文集》。聲名遐邇的謨武文苑,匯古今人文之精華,融今古文明之神韻,成為農村現代文化創新、精神創建的典范,受到省、市以上領導、專家、學者的題詞贊頌。廖氏舊宅該建筑位于謨武游酢弄(長興巷),坐東朝西,三進庭院,是廖氏祖宅,屬清代建筑。謨武基督教堂 坐落在謨武村中街東面,是一座中西結合的磚木結構建筑,據94年版縣志記載,該建筑始建于民國十年,即1921年,建筑面積135.95平方米。
謨武村歷史悠久,順昌縣不少歷史名人出自謨武,留下諸多史跡史事。1933年,彭德懷、騰代遠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曾進駐謨武,留有遺址跡。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