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德化縣三班鎮橋內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526102 | 身份證前6位:350526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隸屬政區:三班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C | |
橋內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橋內村位于三班鎮中南部,東與三班村,北與蔡徑村,西與嶺頭村、儒坑村、龍闕村分別相連,東南與永春縣接壤,距縣城12公里,全村面積3.52平方公里,有李厝洋、大垅、山斗、大觀、尖山、田中洋、三落、石蛇、丁厝洋、中崙坂、后所坂、區尺子、佳春嶺、仙人騎鶴14個自然村落,轄有12個村民小組,1999年全村人口2260人,0黨員47人,工農業總產值190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700萬元,村財收入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55元。
相傳碩杰鄭昭祖第三十世裔孫于公元1621年到 此開基。唐代屬歸德場,清代屬在坊里,民國時屬三班聯保橋內保,解放初為錦橋鄉,1958年至1984年冬為橋內大隊,1985年撤銷大隊建立橋內村民委員會。
橋內南朝天馬峰,西迎尖山,發源于天馬山麓的大云溪經儒坑貫穿南北,橋下溪、九董溪、仙人騎鶴、龍闕坑仔等支流匯集于中部,形成數塊小盆地。這里環境優美,賢人輩出,有清代舉人鄭兼才,近代有愛國華僑鄭荊召、鄭荊侖兩兄弟,還有國家級橋梁設計專家鄭玉鑾,留美博士鄭培忠,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博士鄭俊華等。
農業是橋內村的主要產業之一,1999年糧食產量1065噸。陶瓷業是橋內村一大支柱產業,紅壤土加工業成了橋內村一個新經濟增長點。1999年全村工業總產值1200萬元企業產值1799萬元。
橋內村交通便捷,貨柜車可直達橋內,現有醫療所2點,已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有小學1所,于1997年宣布實施初等義務教育。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