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余姚市低塘街道黃湖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281005 | 身份證前6位:330281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隸屬政區:低塘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B | |
黃湖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黃湖村位于低塘街道東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6公里。境域四址:東與洋山村相連,南臨慈溪市橫河鎮,西與黃清堰村相鄰,北與歷山村接壤。現村境總面積約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00畝,山地面積為3700畝。全村有兩個自然村,有12個村民小組,全村有932戶、共2488個村民。2011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億元,集體可用經濟收入18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4500元。
近幾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新洋、歷石公路貫穿本村,南連慈余公路,北連329國道,直通杭州灣大橋,交通便利,為村級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村三套班子的領導下,根據強規劃、重投入、求發展的工作目標,現已新建新穎住宅區3個,規劃興辦工業園區,已引進多家個私企業,全面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村史沿革)黃湖村于2001年4月行政村撤并,有原黃山村和湖南山村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兩村以南邊緣原是一個面積較大的黃沙湖,三面環山,山清水秀,環境優美,黃山村原名以湖取名叫黃沙湖,村有陶婆嶺、蔣家、大村組合而成,1962年建立大隊時,因村東有座黃山就更名為黃山大隊,1983年復村時稱黃山村。位于湖東南的鯰魚山腳下的小山村,取名為湖南山村,1962年時稱三聯大隊,1983年復村稱湖南山村,后于1958年黃沙湖產湖造田,有國營黃湖農場耕種。1984年寧波黃湖監獄在此興建。新村委辦公室建在兩個自然村的中心位置,歷石公路旁與黃湖農場場部辦公室相鄰。
(產業經濟)村集體經濟主要來源于村級4只采石場和3座磚瓦廠,另外還有一定規模的集體水組發包和集體土地租賃,采取承包租賃的經營方式,最大限度地盤活集體資產,增加集體收入。目前村內有塑料制品廠、五金、模具加工廠等企業28家,至2008年底共有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等從業人員166人。
(村鎮建設)舊社會村民住宅多為平房和少量泥草房,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建設,目前全村大多為二層樓房,人均住房約35平方米,按照新農村發展要求,著重加大對村莊的環境整治,制定村莊整體發展規劃。村內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化,2個自然村由歷石公路相連,交通便利。村級公共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民生活生產全部飲用自來水, 村道硬化率達到100%,2002年底全部消滅露天糞缸,村民改建成三格式家廁,并建有公廁5只,09年正爭創省級衛生文明村。
(社會事業)解放前茅氏祠堂興辦私塾學堂,解放后開辦了黃山小學和湖南山小學,村民子女都能就近入學。后因教學網點調整,于1984年兩校合并成為黃山小學,一直到2001年秋季,教學網點再次調整,與舜耕小學合并成為一所擁有18個班級的學校。村經常利用節假日舉辦文化娛樂活動,黃山農村俱樂部在春節期間登臺演出越劇、姚劇等群眾喜愛的節目。現在全村戶戶開通了有線電視,安裝了電話,村開辦了兩個老年活動室,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娛樂生活,同時建立了2個村衛生室,廣泛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并從2003年起對7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年終經濟補貼。
(風景名勝)黃湖公園風景秀麗,村莊群山環抱,景色怡人,“九缸嶺”窯址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目標)十一五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共建和諧小康村,努力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推進村莊整治,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優化村容村貌,積極爭創省市文明村。
全國與黃湖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