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銅山鄉位于泌陽縣城東30公里處、東臨確山縣、南接桐柏縣、北與驛城區的老河、板橋相接。典型的山區丘陵地形,是革命老區,因境內有省級風景名勝區銅山而得名。全鄉面積266平方公里,下轄大路莊、焦竹園、鄭莊、毛橋、上邵、高莊、肖莊、樓房嶺、鄧莊、曹莊、山頭、缸窯、羅溝、彭莊、閔莊、羊進沖、柳河、銅峰18個行政村,269個村民小組,335個自然村,總人口3萬人,耕地3.5萬畝.這里既是長江與淮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又是長江文化、黃河文化的兼容地;這里曾是東漢輔佐漢光武帝劉秀轉危為安名相鄧禹的故鄉(鄧莊鋪)也是東漢劉秀王朝的搖籃,是黃巢,李自成等義軍養精蓄銳的營地,也是華佗,張仲景采藥、著書的地方;更是-、-、-、-、彭雪楓、王國華等老一代革命家留下戰斗足跡的地方。古往今來,數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這里留下美麗的記載和傳說。
紅色銅山:焦竹園革命圣地
焦竹園革命舊址位于桐柏山余脈群山環抱,泌陽縣東部的銅山鄉焦竹園村。舊址為明代建筑群,曾是三年革命游擊戰爭時期0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的駐地,以此為中心開辟的鄂豫邊革命游擊根據地也是南方八省15塊紅色游擊根據地之一,當時面積近5萬平方公里,也是“星火燎原”的典型范例之一。70多年前,這里是0鄂豫邊省委機關所在地,鄂豫邊革命游擊根據地的創始人有張星江、王國華、仝中玉、周駿鳴、張旺午、陳香齋等。紅軍游擊隊從初始的7個人3支槍,發展壯大為1000多人和1000多支槍的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后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開赴抗日前線,這里留下了張星江、王國華、仝中玉、周駿鳴、張旺午、文敏生、劉子厚等革命前輩的戰斗足跡,也灑下了王國平、陳香齋、鄧一非、王恩九、徐中學、侯太俊、歐陽燦如等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
為加強對該革命舊址的保護,于2005年提出了復建方案,并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復建領導小組。為保證復建工程質量,我縣邀請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知名專家對舊址進行了3次實地勘測,并精心設計了規劃方案。在縣級財政扶持的基礎上,爭取上級資金300萬元,對焦竹園革命舊址進行了全面維修,恢復建筑群的原貌。
為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在泌陽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10年,再次投資300萬元,對焦竹園革命紀念館進行二級工程改造。新拓展的廣場和主展館占地近2萬平方米,其中主展館建筑面積860平方米,布展已完成,投入使用后主展館、廣場和舊址相映生輝。對焦竹園革命紀念館的發展又有了新的目標,建成國家3A級旅游景點,最終達到4A級,使焦竹園革命圣地打造成為豫南地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示范基地的同時,成為一張紅色文化旅游名片。
銅山的山:銅山、白云山
在泌陽縣“三山兩園兩水一圣地”的旅游格局中,銅山鄉占有“二山”。境南部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銅山以雄、奇、險、秀、幽而聞名,“銅山積翠”冠于泌陽八景之首,其與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銅山湖和國家級森林公園銅山湖森林公園三者山水相映連成一體。境北部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白云山山勢雄偉,云霧繚繞,自山頂遙望碧波萬傾的板橋水庫更是水天山色,別有一番情趣。
銅山,原名大復山,漢代名將鄧通在此鑄錢而得名。它以“險似華山,秀似黃山”被冠以“小武當”之稱,“南朝金頂(湖北武當),北謁銅峰”的美談流傳至今。自東漢以業,佛道兩家的釋子道徒,在銅山修身養性,弘揚拂法,形成了豐富的宗教歷史文化內涵。銅山以獨特的湖光山色,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歷代游客。相傳,王莽趕劉秀曾在銅山激戰;南北朝時期,以《水經注》聞名于世的酈道元曾數次登臨銅山詳考沘水之源;唐代的尉遲敬德登山游覽,立碑紀念;唐未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登山后詠詩激勵斗志;明朝正德年間,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焦芳曾“相從賢士大夫數輩而來”登山游歷,并親自撰寫《重修銅山清涼禪寺碑記》。清代歷任知縣登峰觀景,并留下很多贊美銅峰的詩篇。
銅山腳下便是南宮寺,踏入山門,穿過竹林小道便來到千年佛教、道教圣地——滴水崖,寺院南側有一滴水石洞,常年滴水不斷,泉水甘甜清例,沁人心脾。西側有一神仙洞,傳說是祖師爺修仙之地。寺院佛道合一,常年香客不斷,從滴水崖拾階而上經“好漢坡”、“回心崖”、“焦閣老碑”、“百丈崖”、“一線天”、“銅山云梯”、“得道石”、“天橋”過四道天門可到達頂峰,立在銅峰之頂鳥瞰群山,滿目蔥籠,花枝爛漫,山巒起伏似巨龍飛舞,河流交錯如飄帶縈回,景區100多個著名景點盡收眼底,千里云海,河湖一線,水天一色,氣象萬千,使人心曠神怡,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銅山風景名勝區,以秀麗的山水為主體,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能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是求知、求新、求奇、求險、求佛、探勝的旅游勝地,是中原大地一顆璀璨的明珠。
白云山:白云山主峰海拔983米,奇石如垛,白云繚繞,俗稱白貌垛。明嘉靖《南陽府志·山川·泌陽縣》的記載是:“白貌垛山,在縣東七十里,山之奇峰秀麗,常有白云舒卷故名”。清《泌陽縣志》具體描述為:“白茅堵(垛),在縣東北七十里,山勢雄偉,俯環群山,天陰雨必興云霧。山后有龍潭。相傳山上有白茅大仙。每逢歲旱,鄉人無論遠近,皆往祈雨,有求輒應,屢著靈異。又名白云山。”
白云山幽靜而靈秀。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又有天然小氣候,俗言“白茅垛戴帽,淹死老道(士)”。山上有水泉九九八十一眼,著名泉眼有張良廟泌水源泉,立陡溝柳河源泉,臺山河源泉白龍泉,老河源泉響石棚泉,九龍口紗帽翅河源泉,大橡樹龍潭源泉,棋盤嶺泉(匯入泌水),城頂山泉(匯入泌水)等等。泉水競湊,奔涌成溪,越澗跳峽而成飛瀑十數個。蔚為壯觀的瀑布有龍潭峽瀑布,落差近40米,飛流直下,水霧彌漫;蜘蛛山三級瀑布,落差150米,如蛟龍出海,攜風帶雨,飛珠濺玉,經三級蹦極,呼嘯而入黃龍潭;九夢崖瀑布,落差70米,似晴天響雷,轟鳴之聲傳之數里;立陡溝瀑布,落差50余米,橫寬十數丈,細流慢分,如輕紗薄霧。通山為林木花草覆蓋,蓊郁繽紛,四季長青,恰如綠色的海洋。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針闊葉種類繁多,高、低交錯互生,橫無際涯,遮天蔽日,1993年被河南省政府批準為森林公園。龍潭寺側,中原馬尾松王樹高百尺,直插云霄;萬僧寺中,千年銀杏一雌一雄,樹冠交合,形同夫妻。數株千年大橡樹和張良廟千年柿樹,一樹一景,姿態各異。同時,密林深處棲息著狼、獾、野豬 、金錢豹、大靈貓、青羊、麝、天鵝、勺雞、白冠長尾雉、蜂鳥、大鯢、果子貍等多種動物,又有“天然動植物園”之譽。
白云山物華而天寶。中藥材品種眾多,分布廣泛。民間有“從山上到平坡,除了白草都是藥”的說法。據有關部門普查,白云山有各類中藥材698種,分153科,計583屬。全國重點普查的363個中藥材品種中,白云山出產192種。在河南重點普查的476個中藥材品種中,白云山出產273種。優質中藥材有射干、桔梗、柴胡、丹參、南山楂、蒼術等,大宗藥材有夏枯草、南沙參、半枝蓮、益母草、金銀花、馬鞭草等。其中,射干、桔梗以量大質優成為北京同仁藥店專供藥材。
白云山廣泛分布著白貌垛祖師廟、老爺廟、張良廟、萬僧寺、老崇寺、羅漢寺、龍潭寺和北泉寺等眾多古寺廟,星羅棋布著棋盤嶺、龍頭崖、龍椅、龍印、石船、十八扭、神仙拉車、紗帽石、蛇頭石等諸多神奇景觀。城頂寨、闖王寨、大頂山寨、臺山寨,寨寨相連;火龍洞、羅漢洞、臺山洞、神仙洞,洞洞溝通。這里是神奇的仙境,是人間的天堂。
銅山的特產:葡萄
銅山位于長江淮河流域分水嶺淺山丘陵地帶,氣候溫和適宜,適宜種植桃、葡萄、梨、杏等果木。特別是焦竹園優質葡萄遠近聞名,該地葡萄以含糖量高、果肉多、口感好聞名。焦竹園葡萄基地,依托省農科院技術支持,采用現代高效農業種植技術,主要種植品種有:夏黑(早熟,無核,高糖低酸,香味濃郁,肉質細脆,硬度適中)、巨玫瑰(皮肉容易分離,少核,有獨特的玫瑰花香味,果實脆甜,具有濃郁的玫瑰香味,俗稱香葡萄)、陽光玫瑰(陽光玫瑰葡萄果粒大概平均重12—14克,肉質硬脆,有玫瑰香味)摩爾多瓦(果肉柔軟多汁,品質極上,果肉與種子易分離,每果粒含種子1~3粒。極耐貯運 )、維多利亞(果肉硬而脆,味甘甜爽口,品質佳,果肉與種子易分離,每果粒漢中子以2粒居多)等品種。從栽培到成熟周期為15個月,成熟周期短,見效快。種植技術采用避雨栽培,減少病蟲災害,采用綠色種植法,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采用有機肥施肥,同時采用滴灌技術,精確控制灌溉量,既節省水資源,又做到足量有效灌溉。為確保葡萄品質,控制葡萄產量,梳花梳果,每畝產量控制在1500公斤以內。該基地2011年建成,以該基地為中心輻射全鄉種植800余畝,有力的帶動了農戶增收。
舌尖上的銅山:土雞面片
土雞面片是到銅山旅游的人必嘗的一道佳肴,其以味醇香、口感好、營養高而聞名,做土雞面餅有三個關鍵環節,一是所用的雞必須是農村散養的土雞,絕對不能用圈養喂飼料的品種雞。二是面片必須是人工搟的,不能用機器軋。三是必須用柴禾鍋文火慢飩,不能急,不能快,講究火候。當然,這里的土雞面片只所以好喝,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那就是獨特的水土條件,是這里的山,這里的水孕育了銅山土雞面片這一獨具地方風味的美味佳肴。
現在的銅山:生機勃勃,煥發活力
近年來,全鄉經濟綜合實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2014年全鄉完成國內生產總值 4.2 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 340萬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930元。在全縣以經濟總量和人均經濟占有量為主要經濟指標的綜合實力排序中是全縣乃至全市的明星鄉鎮。
集鎮面貌煥然一新。依托我縣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項目,結合我鄉實際,共投資1200萬元,對君二路、銅峰路,友誼路等境內八條街道進行升級改造,涉及雨水工程,污水處理設施升級,照明亮化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綠化及廣場建設。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由置地公司計劃投資的銅山湖北岸開發項目,土地使用相關手續已審批,現進入征地階段。此項目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我縣重點項目之一。由華潤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計劃投資興建風力發電項目,科研論證報告已審定完畢,正在羊進沖、閔莊等村委進行實施。同時配合縣委、縣政府完成了銅山風景區升級改造征地工作。
特色產業快速發展。旅游業在完善提升現有景區景點的基礎上,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做好對銅山風景區創國家4A級景區升級改造建設工作,強力推進鄉村旅游的開發和建設,依托銅山和白云山風景區以及焦竹園和曹莊優質葡萄基地優勢,打造集休閑觀光、果蔬采摘、生態旅游于一體的旅游格局。畜牧業重點加快規模養殖的步伐,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向養殖大戶傾斜,特別是以夏南牛、生豬養殖為重點,力爭使其存欄、出欄及畜牧業產值有新的突破。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我鄉林業大鄉的優勢,適度利用林業資源,同時大力發展優質林果業,使我鄉真正從林業大鄉變為林業強鄉,林果之鄉。
未來的銅山:宜居家園、致富沃土
銅山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森林覆率高,礦產資源豐富。新一屆黨委、政府以富裕銅山人民、加快銅山發展為目標。做強農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提高農業產業效率,增強農產品科技含量促進農民增收。做強項目依托本地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以銅山湖北岸生態開發項目為依托,白云山“十八道河”至焦竹園,加上閔莊村的棋盤嶺、萬僧寺、千年銀杏等名勝古跡,串聯開發,便能成為精品旅游線路。以優質葡萄、果木、茶葉種植為重點,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促進群眾增收,積極發展旅游業上下游產業,配以山野菜等特色產品開發加工銷售等服務項目,形成以吃、住、游、購于一體的新格局。集鎮建設,下一步進一步拉大集鎮框架,結合“三個一”項目建設,加大集鎮基礎設施建設,綠化建設,體育文化場所建設,使集鎮環境有新的提升。建設服務型政府,把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以便民服務大廳為主要陣地,做好便民服務,加強平安建設,增強群眾安全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好民風淳樸,鄰里和睦的和諧氛圍。
銅峰仰首,銅湖揚波,大地溢滿了新世紀的朝暉。在這百花爭艷,風景怡人的季節,我們堅定走群眾路線,穿越發展時空,以百倍的干勁和決心,讓銅山鄉這顆璀璨的明珠永遠散發出無盡的魅力 !
聯系電話 0396—2791151
全國與銅山鄉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