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沁源縣中峪鄉渣灘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431200 | 身份證前6位:140431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隸屬政區:中峪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D | |
渣灘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渣灘村簡介
作者:王俊秀
一、基渣灘村情
(一)地理方位
渣灘村位于中峪鄉西北部,距中峪鄉政府1.8公里。
(二)村情概述
全村185戶,490口人,29名黨員,支村兩委成員5名。耕地面積1100畝,有男女勞工251人,四個村民小組,渣灘村有養殖合作社一個,種植合作社2個,特別是2013年成立的民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是由支部書記牽頭,51戶農戶參加,種植連翹1200畝,解決了百余名農民的就業問題。2013年人均收入達4300元,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二、村名來歷
古人傳說:唐朝末年,樊梨花東征西戰,有一天路過渣灘村發現數百畝草地,草長的郁郁蔥蔥,完全可以養活數百匹戰馬,于是下令在村東山上扎寨,就是現在的梨花寨。山下面的草灘便成了樊梨花的迷馬灘,梨花寨便成了樊梨花駐軍扎寨的地方。軍隊每日三餐做飯,總往梨花寨的西邊倒灰渣,也就是往渣灘村到灰渣,年長日久天天倒便形成了一座塔,人們管它叫查塔,后來把塔踏平了,便成為灘,就這樣管這個村莊叫“渣灘村”。
三、歷史沿革
無
四、名人典故
渣灘村有一名老人叫王建國,六十多歲,從小受家庭影響,喜歡繪畫和書法,高中畢業后,回到村里種地,在種地的同時王建國不忘學習,他每天練習寫書法,現在周邊幾個村,不論是過年寫對子,還是在墻上寫標語,他是首當人選,寫出的字特別漂亮,所以在當地很出名。
五、特色名俗
渣灘村的婚喪嫁娶事宜要算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人們都知道誰家家里都會有婚事或喪事,所以不論村里誰家有事,大家會早早去幫忙,這已經成為一種習俗在村里傳承下來。
六、特殊工藝
鄭變和手工制作紙工藝是渣灘村甚至沁源縣有名的紙坊工藝,鄭變和紙廠創辦于清明后期,當時鄭變和的曾祖父就是相當有名的造紙匠,鄭變和爺爺經營紙廠的時期,屬興盛時期,生意很興旺。此后祖父又把造紙技術傳給鄭的父親和叔父兄弟二人。麻紙作為以前常用的產品,是書寫和糊窗、吊棚頂的最佳紙張,也是糊裱獅子頭、龍頭的最佳紙張。現在人們保存了多年的地契、房契、買賣契大都用麻紙書寫,幾百年紙張字跡清楚,墨不褪色,麻紙也是小學生過去寫仿,練毛筆字的理想宣紙,曾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文化教育事業起到了重要作用。
鄭變和手工制作麻紙,完全采用民間傳統的制作工藝,加鄭變和潛心研究,認真操作,工藝嫻熟,所以產的麻紙質量較好,很受當地群眾歡迎。
七、大記事
無
八、其他
紅葉山位于渣灘村自然村新和凹后山,大瓦溝、龍王廟、鐵梨溝三處圪梁連成一片,總面積大約200余畝,每到秋收季節,紅葉山漫山遍野紅彤彤的一片,吸引來不少游客觀賞,游客們情不自禁的拿出手機或相機紛紛拍照,把這最美的時刻,最美的季節留下來。紅葉山背后有綠油油的油松映襯,紅綠相間,把這個小小的自然村打扮的分外美麗。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