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周村區總面積263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區總人口31.19萬人。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255300。代碼:370306。區號:0533。拼音:Zhoucun Qu。
行政區劃
周村區轄5個街道、4個鎮:絲綢路街道、大街街道、青年路街道、永安街道、城北街道、北郊鎮、南郊鎮、王村鎮、萌水鎮。
001 絲綢路街道 轄車站、市南、大世界、米河、勝利、建國、趙家7個社區居委會;立家、孟家堰2個村委會。
002 大街街道 轄長安、元寶灣、榮和、愛國、和平、大莊6個社區居委會。
003 青年路街道 轄東街、航東、航北、新建、長行、小寨、桃園7個社區居委會;西馬、東馬、黃營、廿里鋪4個村委會。
004 永安街道 位于周村城區西北部。原轄前進、永盛、鄭家、周家、西塘5個行政村和燈塔、大通、北長行、城北、付后5個社區居委會。面積5.64平方千米,4萬余人。駐地周村區新建中路1號。現轄燈塔、光明、朝陽、千佛閣、前進、永盛、鄭家、周家8個社區居委會;西塘村委會。
005 城北街道 轄小房、南閻、大房、沈家、新民、東塘、義和、陳橋、石廟、北謝、蔣家、禮官、南謝、隋家、迎仙、石門16個村委會。
100 北郊鎮 轄前溝、中溝、后溝、云南、十里、雙棗、孫家、袁家、后草、陳套、前草、蘇家、黑土、南營、白家寨、孫家寨、杏園子、仇家套、韓家套、東塢頭、西塢頭、東涯、西涯、南涯、北涯、大姜、小姜、固玄店、固玄莊、胥家、和家、豐樂、鄧家、大埠、小埠、小趙、大七、小七、小劉、大楊、小楊、圈頭、張坊、北旺、梅家、太平、班里、南趙、周家、仇家、管莊51個村委會。
101 南郊鎮 轄杜家、山頭、韓家窩、東陳、后辛、尚莊、皇住、南陳、西陳、郭家、丁家、新莊、樊家、演禮、北庵、小方、米山、前辛、八里溝、賈黃、李家、開河、姜家、清泉、蘇孔、青龍、殷家、張樓、山障埠、北嶺、商家、大柳行、西平、東平、山子、高塘、宋家、吳家、孔家、王家、徐家、永合、常旺、石佛、石埠、山旺、仙合、方家、劉家49個村委會。
102 王村鎮 轄王村居委會;王村、蘇李、萬家、尹家、欒古、王洞、西鋪、辛莊、黃埠、和家、大尚、沈古、栗家、楊古、張古、李家疃、中央、東鋪、大史、小尚、彭家、下沙、西道、前坡、南河東、雙溝、后坡、毛家、陳家、郭家、姚家、寧家、平樓、解家泉、朱家、東陽夕、西陽夕、北河東、東道、上沙、朱首灣41個村委會。
103 萌水鎮 轄萌一、萌二、萌三、萌四、仁和、水么、官三、新韓、東衣、西衣、北衣、南安、北安、扈家、龍口、龍泉、澤崖、營子、夏侯、魏家、前坡、后坡、代家、東李、南池、北池、北王、金山、呂家、南唐、北唐、馬莊、于家、張家、東南侯、西南侯36個村委會。
(以上社區、村名錄依據2004年淄博市第一次經濟普查所使用的《淄博市行政區劃代碼》)
歷史沿革
區名由來:原為村名,據傳因系水中之村,故名周村。1945年設周村市,1955年設周村區。
春秋戰國時,為齊國屬地。西漢時,北部屬於陵(音WU LING)縣,南部屬般陽縣(今淄川)。南北朝時,屬廣川郡武強縣。宋元嘉五年于南部置貝邱縣,屬清河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屬淄川,十八年改武強縣為長山縣,改貝邱縣為淄川縣。現區境南部原屬淄川縣、北部屬長山縣。
1945年8月,周村第一次解放,置周村市建制,隸屬渤海行署,后劃歸魯中南行政區淄博特區。1950年3月,周村、長山合并為長山縣;11月,由長山縣析出,與張店合建張周市。1955年4月,周村區為淄博市轄區。
1958年11月,由鄒平縣劃入南閻、張坊2處公社;由淄川區劃入孟家堰、蘇孔2處公社。全區轄5處公社(135個自然村)3個辦事處。
1970年8月,由淄川區劃入萌水、彭陽、王村3處公社。全區轄11處公社212個自然村。
1986年,周村區轄2個鎮(王村、萌水),9個鄉(周村、張坊、南閻、大姜、南營、賈黃、高塘、彭陽、八里溝),3個街道辦事處(絲市街、絲綢路、下河街),216個村民委員會(含212個自然村),25個居民委員會。
1988年1月25日,區政府下達周政發[1988]14號文,將周村鄉東民村更名為航北居民委員會,仍隸屬周村鄉。
1989年9月1日,根據省政府[89]魯政民函字32號文,撤銷周村鄉,設立周村鎮;撤銷南閻鄉,設立南閻鎮;撤銷南營鄉,設立南營鎮。該三鄉撤鄉設鎮后,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八里溝鄉,設立南郊鎮,以八里溝鄉的行政區域為南郊鎮的行政區域,鎮政府駐南郊路2號。
1991年9月20日,區政府下達周政發[1991]104號文件,將東民居委會分設成東民居委會和航東居委會,仍隸屬絲綢路街道辦事處。
1993年12月10日,撤銷大姜鄉,設立大姜鎮;撤銷高塘鄉,設立高塘鎮。該兩鄉撤鄉設鎮后,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1995年底,周村區轄8鎮、3鄉,215個村民委員會(含212個自然村);3個街道辦事處,28個居民委員會。
1997年1月10日,撤銷賈黃鄉,設立賈黃鎮(魯政函民字[1997]4號)。
1999年8月4日,撤銷周村鎮和絲市街、下河街兩個街道辦事處,設立大街、永安和青年路3個街道辦事處。大街街道辦事處轄張家胡同、長安、元寶灣、辛街、榮和、油坊街6個居委會和原周村鎮的愛國、和平,南郊鎮的大莊3個村,辦事處機關駐原絲市街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地;永安街街道辦事處轄付后、大通、北長行、城北4個居委會和原周村鎮的燈塔、前進、周家、鄭家、永盛,南閆鎮的西塘6個村,辦事處機關紡北行街北端;青年路街道辦事處轄天苑小區、東街、東民、航東、新東小區5個居委會和原周村鎮的長行、新建,南閆鎮的西馬、東馬、桃園、小寨6個村;將原周村鎮的建國、勝利和南郊鎮的趙家、立家4個村劃歸絲綢路街道辦事處管轄(魯政函民字[1999]22號)。另有一說:1999年,撤銷周村鎮,在周村城區以新建路與東門路十字交匯點為中心,分東南、西北、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分別設立絲綢、永安、青年、大街四個街道辦事處,轄22個居委會。同時從南閻鎮劃出4個村,從南郊鎮劃出3個村,分別劃歸四個辦事處管轄。
2000年,周村區轄4個街道、8個鎮、2個鄉,28個居委會,215個村委會。(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27169人,各鄉鎮人口: 永安街道 34093 絲綢路街道 38902 大街街道 38753 青年路街道 39008 南郊鎮 15057 南閻鎮 19459 王村鎮 37133 萌水鎮 29740 南營鎮 9809 賈黃鎮 15292 高塘鎮 10422 大姜鎮 14012 張坊鄉 10910 彭陽鄉 14579
2001年3月23日,調整為4鎮5街道:(1)撤并大姜鎮、張坊鄉、南營鎮,設立北郊鎮。同時把南閆鎮十里鋪村、蘇家村、前溝村、后溝村、中溝村、云南村、袁家村、孫家村、雙棗村、前草村、后草村、陳套村、黑土村13個村劃歸北郊鎮;區劃調整后北郊鎮面積58.43平方千米,人口36184人,轄5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鎮人民政府駐南營村。(2)撤并賈黃鎮、高塘鎮、南郊鎮,設立新的南郊鎮;區劃調整后南郊鎮面積59.2平方千米,人口35007人,轄4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鎮人民政府駐高塘村。(3)撤并王村鎮、彭陽鄉,設立新的王村鎮;區劃調整后王村鎮面積57.49平方千米,人口50619人,轄4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鎮人民政府駐王村村。(4)撤銷南閆鎮,設立城北路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城北路街道面積16.17平方千米,人口13616人,轄16個村委會,辦事處駐原南閆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南閆路99號),與區外向型工業加工區合署辦公。(5)把原南郊鎮孟家堰村劃歸城區絲綢路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絲綢路街道面積4.81平方千米,人口41632人,轄5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辦事處駐軍民路89號。(6)把原張坊鄉二十里鋪村、黃營村劃歸城區青年路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青年路街道面積7.89平方千米,人口31571人,轄8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辦事處駐青年路70號。(7)萌水鎮行政區劃保持不變,面積48.4平方千米,人口29170人,轄3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鎮人民政府駐萌水村。(8)大街街道辦事處保持不變,面積5.94平方千米,人口40887人,轄3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辦事處駐絲市街132號。(9)永安街街道辦事處保持不變,總面積5.64平方千米,人口31510人,轄6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辦事處駐東門路197號。
2001年,全區總面積263平方千米。轄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212個行政村、26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31.42萬人。
2002年,全區總面積263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大街、青年路、絲綢路、永安街、城北路)、4個鎮(王村鎮、北郊鎮、南郊鎮、萌水鎮),212個行政村、26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31.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17萬人。
2003年,全區總面積263平方千米。轄轄5個街道(大街、青年路、絲綢路、永安街、城北路)、4個鎮(王村鎮、北郊鎮、南郊鎮、萌水鎮),201個行政村、29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31.19萬人。
全國與周村區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