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晉江市磁灶鎮蘇垵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582102 | 身份證前6位:350582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隸屬政區:磁灶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C | |
蘇垵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磁灶鎮蘇垵村,地處晉江市磁灶鎮東北部九十九溪梅溪河段、324國道南側,一水環繞,風景絕佳,面積3平方公里。在本村將軍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墓,在將軍山左側山下,則有“龍甕堀”,其傳承的手工制陶工藝素有“蘇垵茶壺見火顫(音)”的美譽。蘇垵村始建于宋朝中期,明清屬一都,民國32年(1943年)屬梅溪鄉前垵保,建國后,1956年屬池店區磁灶鎮,1984年改磁灶鎮蘇垵村委會。現全村總戶數709戶,分設9個村民小組,人口2642人,其中長期在外經商人口近600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59名。村擁有建材、石化、紙箱包裝等9家企業,村財年收入4.32萬元,人均年收入12800元。2009、2011年度獲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蘇垵村系晉江市老革命基點村,村民以淳樸善良、吃苦耐勞、誠實信用聞名于鄉里。在戰爭時期,村民積極參戰,英勇殺敵為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勛。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蘇垵村兩委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繼承傳統,分設9個村民小組,帶領廣大村民繼續發揚老區精神,艱苦創業,在家辦企,出門經商,村民的經濟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21世紀,蘇垵村的發展遇到新的瓶頸,主要存在“集體經濟發展難突破、在外商人熱情難調動、宗族房頭分歧難協調”等三方面問題,2010年蘇垵村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不適應村和經濟欠發達村。面對新的問題,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蘇垵村的發展,同年選派市委辦蔡建明同志和磁灶鎮政府王展招、林俊偉同志到村掛職。2011年11月24日,市委尤猛軍書記、市政府劉文儒市長率隊到蘇垵村現場辦公,協調解決蘇垵老區村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撥付3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蘇垵村整體建設。村兩委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突出班子核心,完善兩委工作制度,夯實組織基礎,加快項目建設,落實民生保障,調動村民熱情。在市委、市政府及磁灶鎮黨委府的重視、指導下,在泉州市、晉江市兩級老區建設促進會領導的關懷、推動下,近四年春節,蘇垵村組織鄉賢座談會,鄉賢慷慨捐資一千多萬支持公益事業建設,短短的兩年內翻建綜合小學、建設村委會辦公大樓、老人活動中心、休閑公園、村級農貿市場,改水改廁,村容美化,村路綠化建立專職治安聯防隊,在全村配制監控網絡,設置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2012年11月,泉州市市長黃少萍和晉江市市委書記陳榮法、晉江市市長劉文儒先后蒞臨我村調研指導工作,肯定了蘇垵村三年來轉化工作的明顯成效,鞭策、鼓勵村組織班子繼續奮斗,同時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形勢下,蘇垵村兩委會將堅持貫徹-精神,牢記革命歷史,發揚老區精神,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推進為民辦實事項目,將蘇垵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