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景縣景州鎮趙樓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31127100 | 身份證前6位:131127 |
長途區號:0318 | 郵政編碼:053513 |
隸屬政區:景州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冀T | |
趙樓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趙樓村位于縣城南偏東2公里處,耕地面積1000畝,人口500余人。趙樓村由趙莊和大樓村組成。東臨從莊和雙廟,西臨莫莊和中郭莊。據傳,明朝初期,一戶姓趙的從-縣遷來定居,立村名為趙莊。至清代,一官吏在村北附近建起一座大樓,遂改村名為趙樓,后又簡稱趙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為和本縣內其他重名村相區別,故復名為趙樓。據傳,清康熙年間,有一位內閣總署的舍人,在此地修了一座大樓,后發展成村,取村名為大樓。
馓子是當地的傳統食品之一。它是油炸的面食,細條相連扭成花樣。其特點是酥脆甘美,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對產婦、老人、幼兒、病弱者最為適宜,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馓子很早以前就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品。明朝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所著的《本草綱目》一書中,把馓子稱為“寒具”,又叫“環餅”。據有關史書記載,它始于南北朝時,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景縣馓子歷史悠久,聲名遐邇,素以股條細勻,金黃亮潤,輕巧美觀而著稱。據1932年該縣張如歧先生編篡的《景縣新志》記載:“景縣馓子最出名”。又云:“此藝由業點心者兼之,無單獨制造者”。據載,舊時,北平所售馓子大都是由景縣人制作的。相傳該特產還曾一度作為貢品,供宮內享用。如今,景縣農村探望產婦、病人時,還習慣于提上兩包馓子。
全國與趙樓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