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名稱來歷 廣至藏族鄉系整建制移民鄉,建鄉時依據最新考證此地有一座故城遺址為漢代廣至縣治所而取名。
地理位置 位于東經95°31′20.0″~95°33′54.9″,北緯40°25′03.7″~40°27′19.7″之間。地處瓜州縣西片,環包于南岔鎮和瓜州鄉之間,南至省道314線。鄉政府駐新堡村,地理坐標東經98°32′22″~98°36′04″,北緯40°21′54″~40°22′51″,距瓜州縣城公路里程25千米。電話區號0937,郵政編碼736100。
政區沿革 廣至藏族鄉是為集中安置引洮工程九甸峽庫區外遷移民而新建的農業綜合開發鄉。2007年10月甘肅省民政廳批準成立。
政區劃分 2007年規劃建設6個移民安置點。2009年命名為卓園、卓尼、洮硯、岷縣、新堡、臨潭6個村。村名均為遷出地縣名或地名。2012年末轄6個村,32個村民小組。
人口面積 2008年全鄉接收安置九甸峽庫區3縣(卓尼縣、臨潭縣、岷縣)7鄉23個村非自愿移民1936戶、9193人,有漢、藏、回、蒙、苗5個民族,其中:藏族3218人、蒙古族2人、回族1人、苗族1人,少數民族人口共3222人,占全鄉遷入移民的35.04%。2012年末常住農戶1988戶,農業人口9074人,非農業人口6人,總人口9080人,其中;男性4564人、女性4516人。流動人口850人。 人口以漢族為主,占總人口65%,少數民族3222人,占總人口35%。其中藏族3218人。2012年人口出生率11.8‰,死亡率3.18‰,自然增長率8.67‰。區域東西長約9千米,南北寬約15千米,面積13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7人。
地形地貌 區內為荒漠平原盆地,總體地勢東高西低,地勢平坦,局部區域有風蝕地貌特征。海拔介于1124~1136米之間。
氣候 屬瓜州縣雙塔水庫以西暖溫帶干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9.2℃,無霜期172天,年降水量50.5毫米。
水資源 建在疏勒河中游的雙塔水庫為全鄉農業生產提供水利灌溉保障。
土地狀況 全鄉耕地為新墾土地,土地熟化程度低,鹽堿板結問題突出。2010年—2013年投資5000萬元,實施土地整理與改良項目,改良土地2萬畝,取得良好效果。
以羊為主的養殖業處于起步階段。2012年羊飼養量15000只、年末存欄10016只。
勞務經濟 由于土地貧瘠,產出效益低,農民收入主要依靠勞務輸出。2012年輸出勞務3260人,創勞務收入2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10元。
工業 鄉內建有瓜州國翔洮硯開發公司,2010年6月建成投產,生產洮硯200立方米。雕刻的《寒宮廣袖》、《女媧補天》、《天女散花》、《琵琶行》、《花好圓月》等作品,多次獲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獎”。
商業服務業 2012年末有個體工商戶81戶,從業人員94人。其中商業68戶,飲食業13戶。
金融保險 農村信用合作社設立分支機構,僅辦理貸款業務。2012年各項貸款余額3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有小學6所(每村1所),占地面積80820平方米,教學用房5104平方米,教職工60人,其中:本科24人,大專36人,學歷達標率100%。在校學生988人,其中藏族學生266人,占26.9%,全學區開設教學班37個,其中幼兒班6個,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醫療衛生 鄉衛生院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建筑面積665平方米。現有醫護人員15名,有床位20張,醫院配備B超、心電圖、X光機、尿分析儀等醫療設備。各村有村級衛生室,配備村級醫療衛生人員6名,其中藏族村醫2名。全鄉6個村6眼人畜飲水機井,備用井4眼,群眾飲用安全自來水。
體育 我鄉有體育場地7處,各學校每年定期組織一次體育運動會,鄉上每一年舉辦一屆農-動會。
廣播電視 全鄉無線調頻廣播通村(村民小組)率100%,有線電視入戶率100%。
社會保障 全鄉移民自2009年開始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截止2012年保障戶數1904戶,人數8964人,支出1035.9萬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每月97元,增長11.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7人,支出9.9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428人次,共支出50.568萬元;60歲以上退役老軍人生活補助發放18人,支出0.48萬元,撫恤事業費支出1.08萬元。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為99%,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1%。
交通 鄉村道路70.49千米,其中16.59千米鋪筑黑色路面;45.2千米村內道路中7.88千米鋪筑黑色路面。每天有多次公共交通往返于縣鄉村之間。
郵電電信 鄉郵電所保證報刊信函當日送到村民小組。全鄉固定電話1839部,入戶率95%,移動通訊網絡覆蓋全鄉,移動電話普及率98%。
水利 全鄉農田水利設施完善,田間渠、路配套。現有支渠22.6千米,斗渠76千米,農渠246千米,2.76萬畝耕地保障灌溉。
電力 架設35千伏供電線路20.8千米,10千伏線路23.9千米,全面實現電網村村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