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陜西安康市嵐皋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610925身份證前6位:610925
長途區(qū)號:0915 郵政編碼:725000
隸屬政區(qū):安康市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陜G轄區(qū)面積:1956km2
人口數(shù)量:約17萬人人口密度:87人/km2
行政區(qū)劃:城關鎮(zhèn) 佐龍鎮(zhèn) 南宮山鎮(zhèn) 滔河鎮(zhèn) 官元鎮(zhèn) 石門鎮(zhèn) 民主鎮(zhèn) 大道河鎮(zhèn) 堰門鎮(zhèn) 藺河鎮(zhèn) 四季鎮(zhèn) 孟石嶺鎮(zhèn)
嵐皋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城關鎮(zhèn) 610925100 117.09km2  城關鎮(zhèn)位于全縣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17.09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轄21個村、2個街道居委會。   境內(nèi)207省道橫貫而過,嵐城路、嵐大……[詳細]
佐龍鎮(zhèn) 610925101 108km2  佐龍鎮(zhèn)位于安康市南端,嵐皋縣的北部,207省道貫穿全鎮(zhèn),是安康市至嵐皋縣城必經(jīng)的第一鎮(zhèn),素有嵐皋“北大門”之稱。全鎮(zhèn)轄16個村、1個街道居委會,總?cè)丝?……[詳細]
南宮山鎮(zhèn) 610925102 97km2  南宮山鎮(zhèn)位于嵐皋縣東部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南宮山南麓,距縣城28公里,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564米,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氣候溫和。轄9個行政村,69……[詳細]
滔河鎮(zhèn) 610925103 92.48km2  滔河鎮(zhèn)因滔河貫穿全境,故此得名。 滔河,位于大巴山北麓,陜西省南沿邊陲,嵐皋縣東南部。地理位置處于東經(jīng)108°51′至108°55′、北緯32……[詳細]
官元鎮(zhèn) 610925104 133.3km2  官元鎮(zhèn)位于嵐皋縣西南部,南與重慶城口縣接壤、西與紫陽縣班桃鎮(zhèn)毗鄰,總面積133.3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78個村民小組,1960戶,總?cè)丝跒?277……[詳細]
石門鎮(zhèn) 610925105   石門鎮(zhèn)位于嵐皋縣城西部。相傳,早年有一僧背負鐵佛,先極輕,至該地忽重,不能移步,即在此建鐵佛寺。因此,曾叫鐵佛,后因境內(nèi)橫溪河與嵐大公路交界處兩山壁立,……[詳細]
民主鎮(zhèn) 610925106 107km2  民主鎮(zhèn)位于嵐皋縣西部,距縣城44公里,東連石門鎮(zhèn),西鄰堰門鄉(xiāng),南交城關鎮(zhèn),北接鐵爐鄉(xiāng)。全鎮(zhèn)轄17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總面積107平方公里,總?cè)丝?8……[詳細]
大道河鎮(zhèn) 610925107 25.8km2  大道鎮(zhèn)是經(jīng)1984年10月安康火石巖水電站庫區(qū)遷建形成的建制鎮(zhèn),與漢濱區(qū)瀛湖鎮(zhèn)、紫陽縣洞河鎮(zhèn)交界,是嵐皋的西北門戶。鄉(xiāng)鎮(zhèn)機構(gòu)改革后,全鎮(zhèn)轄7個行政村、1……[詳細]
堰門鎮(zhèn) 610925109 73.57km2  堰門鎮(zhèn)地處嵐皋縣西部邊陲,東與民主鎮(zhèn)毗鄰,南與官元鎮(zhèn)壤,北臨鐵爐鄉(xiāng),西與紫陽縣隔河相望,全鄉(xiāng)轄13個行政村,100個村民小組,2741戶、10283人。……[詳細]
藺河鎮(zhèn) 610925111 98km2  藺河鎮(zhèn)位于嵐皋縣嵐河中游,距縣城以東7公里,轄10個行政村、54個村民小組、2041戶、8350人,總面積98平方公里,有耕地11236畝,其中水田28……[詳細]
四季鎮(zhèn) 610925112 148km2  嵐皋縣四季鎮(zhèn)地處嵐皋縣南部邊陲,境內(nèi)有省級旅游景點--神河源省級森林公園,交通便捷,通訊暢達。轄9個村、67個小組、1662戶、5899人,總面積148……[詳細]
孟石嶺鎮(zhèn) 610925114 121km2  孟石嶺鎮(zhèn)位于嵐皋縣東端,東與平利縣八仙鎮(zhèn)接壤,南與滔河鎮(zhèn)相聯(lián),西北與花里鎮(zhèn)毗鄰,總面積121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2667戶1010……[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nèi)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qū)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qū)的人口數(shù)量、區(qū)域面積、郵編區(qū)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nèi)容,如果您對該地區(qū)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nèi)容需要更新,請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qū)信息。

  嵐皋縣位于陜西南部,大巴山北麓,南與重慶市城口縣接壤,北與安康市漢濱區(qū)、西與紫陽縣、東與平利縣相鄰,最高海拔2641米,最低海拔331米,全縣轄17個鄉(xiāng)鎮(zhèn)198個行政村,4.4萬戶17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15.2萬人,境內(nèi)以山地為主,屬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嵐皋,位于陜西南部的鄂、渝、陜?nèi)〗唤缣帲本喟部凳袇^(qū)71公里,西鄰紫陽,東毗平利,南接重慶城口,全縣總面積1956平方公里,人口17萬。
    嵐皋物華天寶,資源豐饒。境內(nèi)嵐河、大道河、洞河三大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54.8萬千瓦,可開發(fā)量達24萬千瓦,建成和在建各型電站32座,總裝機17.2萬千瓦,年發(fā)電量4.5億千瓦時,成為發(fā)展載能工業(yè)的強大能源支撐。礦產(chǎn)主要有金、銅、鐵、石英石、重晶石、瓦板巖等,其中鈦鐵礦總儲量22億噸。魔芋、茶葉、生漆以及山野菜、中藥材等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魔芋種植歷史悠久,是全國魔芋標準化示范區(qū),魔芋種植示范標準通過陜西省質(zhì)量技術(shù)首家頒布,近年來產(chǎn)業(yè)化步伐加快,先后被列為“全國魔芋種植基地重點縣”和“全國魔芋加工重點縣”。茶葉生產(chǎn)久盛不衰,清代乾隆年間就已作為貢品,現(xiàn)今打造的“南宮山富鋅富硒茶”更是位居全省名優(yōu)茶之列。生漆早在明代就被稱為“金漆”,屬國際市場三大名漆之一。     境內(nèi)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全縣四級以上公路總里程268.8公里,其中207省道貫穿6個鄉(xiāng)鎮(zhèn),98%的村修通了村級公路,嵐城、大洞等公路的貫通,形成了東通平利、西到紫陽、北連安康、西接重慶的公路交通網(wǎng)絡。航運蓬勃發(fā)展,建永久性碼頭2個,營運航運里程114公里。
    嵐皋風光旖旎,美景薈萃。境內(nèi)有中國最神奇的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景區(qū)南宮山,以百年不腐的高僧真身、佯死復活的千年古櫟、4億年前的古冰川遺跡蜚聲海內(nèi)外。大巴山最大的高山草甸、省級森林公園神河源,讓你不到蒙古卻能領略一馬平川的彪悍和曠達。享有“西北第一漂”美譽、國家AAA級景區(qū)嵐河漂流,集旅游、探險、娛樂為一體,是戲謔山水、親近自然的最佳去處。被譽為“九寨溝幺妹”的千層河景區(qū),森林植被蔥蘢,山澗清泉成瀑,景致別樣,美如畫圖。中國最大天然蠟燭蠟燭山,壁立千仞,氣勢恢宏,登高望遠,心曠神怡。還有水圍城、武學館、百子洞、嵐宮湖、肖家壩仰韶文化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構(gòu)建起門類齊全、各具特色的嵐皋生態(tài)旅游鏈。
    近年來,以“巴山人家農(nóng)家樂”為主打品牌的鄉(xiāng)村旅游迅猛發(fā)展,吸引著各方客商慕名前來,品農(nóng)家風味,賞鄉(xiāng)村美景,觀地方民俗。嵐皋—中國生態(tài)旅游的最佳地方、中國魔芋之鄉(xiāng)。
  自然資源
    境內(nèi)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全縣四級以上公路總里程268.8公里,其中207省道貫穿6個鄉(xiāng)鎮(zhèn),98%的村修通了村級公路,嵐城、大洞等公路的貫通,形成了東通平利、西到紫陽、北連安康、西接重慶的公路交通網(wǎng)絡。航運蓬勃發(fā)展,建永久性碼頭2個,營運航運里程114公里。礦產(chǎn)、生物資源豐富,主要有金、銅、鐵、鉬、磷、原煤、碳、石棉、石英石、重晶石、花崗巖、石板巖等,其中鈦鐵礦總儲量達22億噸。
    嵐皋是陜西重點林業(yè)縣之一,豐富的林業(yè)資源,孕育了大量的山貨特產(chǎn),共400多個品種,主要有生漆、茶葉、杜仲、黑木耳、香菇、果類及各種山野菜等。嵐皋生漆在明代被稱為“金漆”,屬國際市場三大名漆之一。龍安茶為陜西名茶,“龍安碧旋”曾作為貢茶,列為全省八大名茶之一。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全縣水電理論蘊藏量54.8萬千瓦,可開發(fā)利用21萬千瓦。
    生態(tài)旅游資源享譽省內(nèi)外,境內(nèi)的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距縣城22公里,園內(nèi)有百年不腐的高僧真身、佯死復活的千年古櫟、4億年前的古冰川遺跡、火山熔巖和7648公頃的原始森林;神河源省級森林公園距縣城50公里,園內(nèi)有神田草原、巴山秋池、朝陽洞,占地3200公頃;有“西北第一漂”美譽,集旅游、探險、體育健身為一體的娛樂項目嵐河漂流;還有被譽為陜南的“小九寨”千層河自然風景區(qū)正待開發(fā);眾多的河流、電站庫區(qū),“水圍城”、蠟燭山、武學館、百子洞、肖家壩仰韶文化遺址等人文自然景觀組成了獨特的生態(tài)旅游庫。
  行政區(qū)劃
    嵐皋縣轄8個鎮(zhèn)、9個鄉(xiāng):城關鎮(zhèn)、佐龍鎮(zhèn)、花里鎮(zhèn)、滔河鎮(zhèn)、官元鎮(zhèn)、石門鎮(zhèn)、民主鎮(zhèn)、大道河鎮(zhèn)、藺河鄉(xiāng)、溢河鄉(xiāng)、孟石嶺鄉(xiāng)、漳河鄉(xiāng)、四季鄉(xiāng)、橫溪鄉(xiāng)、堰門鄉(xiāng)、鐵爐鄉(xiāng)、曉道鄉(xiāng)。
    2004年,嵐皋縣行政區(qū)劃一覽:轄8個鎮(zhèn)、9個鄉(xiāng),5個居委會、198個行政村。(根據(jù)“安康市2004年行政區(qū)劃代碼”整理)
    城關鎮(zhèn) 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第一居委會、第二居委會、東新村、城關村、新春村、方埡村、堰溪村、梨樹村、竹林村、東埡村、四坪村、耳扒村、茅坪村、愛國村、永豐村、水田村、春光村、六口村、聯(lián)春村、雙灣村、萬家村、東風村、保衛(wèi)村。
    佐龍鎮(zhèn) 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佐龍街道居委會、杜壩村、亂石溝村、金珠店村、大沙壩村、佐龍村、馬宗村、花壩村、西湘村、雪溪村、長春村、青竹村、天燭村、臘燭村、正溝村、朝陽村、塔元村。
    花里鎮(zhèn) 轄9個村委會:紅日村、花里村、桂花村、界梁村、雙嶺村、龍安村、向陽村、金寨村、西河村。
    滔河鎮(zhèn) 轄10個村委會:柏坪村、友誼村、興隆村、田埡村、車坪村、構(gòu)坪村、聯(lián)合村、泥坪村、興勝村、同心村。
    官元鎮(zhèn) 轄11個村委會:吉安村、團興村、龍板營村、古家村、陳爾村、龍洞村、北坪村、山河村、后小河村、二郎坪村、黃金村。
    石門鎮(zhèn) 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石門街道居委會、鐵佛村、月星村、紅巖村、老鴉村、松林村、三灣村、雙豐村、平河村、芙蓉村、新生村、雙村村、東升村、小溝村、新倉村、三岔村、莊房村。
    民主鎮(zhèn) 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民主街居委會、農(nóng)田村、五一村、新喜村、馬安村、榨溪村、太洪村、大興村、三星村、棗樹村、銀盤村、楓樹村、田灣村、八一村、國慶村、銀米村、德勝村、獅子村。
    大道河鎮(zhèn) 轄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大道河街道居委會、月池臺村、向陽村、東坪村、茶農(nóng)村、淳風村、白果坪村、魏灣村。
    藺河鄉(xiāng) 轄10個村委會:藺河村、光明村、草埡村、大灣村、立新村、蔣家關村、棋盤村、中壩村、和平村、茶園村。
    溢河鄉(xiāng) 轄9個村委會:溢河村、新灣村、高橋村、宏大村、佘家梁村、展望村、臺子村、天池村、新建村。
    孟石嶺鄉(xiāng) 轄15個村委會:武學村、草坪村、桃園村、柏楊林村、田壩村、九臺村、雙橋村、前進村、青坪村、豐景村、仁溝村、豐坪村、四新村、易坪村、東嶺村。
    漳河鄉(xiāng) 轄9個村委會:漆扒村、青巖村、洛陽村、白鶴村、葵花村、雙臺村、長灘村、雙向村、東河村。
    四季鄉(xiāng) 轄9個村委會:月壩村、頭橋村、長梁村、松林村、麥溪村、茶棚村、竹園村、木竹村、蒼水村。
    橫溪鄉(xiāng) 轄6個村委會:興坪村、樂景村、天福村、平安村、大河村、油房村。
    堰門鄉(xiāng) 轄14個村委會:興隆村、一心村、堰門村、青春村、長征村、天圣寺村、水磨溝村、團員村、瑞金村、延安村、中武村、建軍村、堰塘村、進步村。
    鐵爐鄉(xiāng) 轄14個村委會:先進村、春風村、紅星村、蘭家壩村、建國村、柳林村、紅桔村、新風村、永紅村、光榮村、豐興村、先鋒村、文化村、廟壩村。
    曉道鄉(xiāng) 轄5個村委會:雙喜村、黃興村、華興村、明興村、遠景村。
  悠久歷史
    嵐,林邊之霧氣。皋,水邊之高地。
    漢江擦邊而過,澎湃于西北,令人英姿勃發(fā),蕩氣回腸;巴山逶迤而來,橫亙于東南,令人氣度巍巍,挺拔向上;嵐河潺湲于東北,波光瀲滟,碧流如鏡,令人清新愉悅,愜意豪爽。
    嵐皋地方開發(fā)較早,遠在原始社會母系公社時期,這兒就有我們的的先民。但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由于極其荒野,官方心遲遲沒有在主里建立任何機構(gòu),后人連原始地名都知道。直到清清朝初年,清軍才到這里設置汛地,“汛”同“訊”,即盤問之意,“汛地”類似現(xiàn)在的關卡。因為在高立汛地建房時,于土坪內(nèi)挖出了許多漢磚,便取名為“磚坪”。當時磚坪汛屬興安州管轄。乾隆四十七年(1782)將興安州升為興安府,在府城設安康縣,磚坪汛歸安康縣管轄。嘉慶初年(1796)升為磚坪營,道光二年(1822)年升為磚坪廳。廳是清朝在新開辟的地方建立的行政機構(gòu),比府小而比縣大。因此,那時的磚坪廳居興安府所屬的八個縣之首,連安康那樣的大縣的縣太爺見了磚坪廳的通判也要敬畏三分。民國二年(1913)年撤銷府、州、廳制,省以下改設道、縣兩級,于是磚坪廳遂改為磚坪縣。民國六年(1917)公民王樾等人聯(lián)名向上呈報請求更改縣名,并陳述他們的理由:本縣地處巴山老林,而山林中的霧氣是“嵐”,境內(nèi)有一條長達八百里的河流,已定名為“嵐河”;水邊的高地是“皋”,二字合起來便是“嵐皋”。國民政府贊賞這種見解,并由國務院總理伍廷芳發(fā)布命令:磚坪縣更名為嵐皋縣。1949年11月28日嵐皋縣解放,沿用嵐皋縣名,隸屬安康行政公署。1958年為適應“-”的需要,撤銷嵐皋縣建制,將長春、堰門、七步、泰山、大河、官元、大北河并入紫陽縣,其余地方并入安康縣,俗稱“安嵐合縣”。1961年糾正“-”中的“左”的作法,恢復嵐皋縣建制。除將大道公社的鷺鷥?yōu)场⒅芗铱自鹤印部底旌烷L春公社的石家灣、柯家院子、王家?guī)X劃入紫陽縣外,原并入紫陽和安康二縣的疆域復歸嵐皋縣。
    本縣的城址也是經(jīng)歷過數(shù)次變遷才固定下來的。明朝正德年間,在堰溪河至火石畝之間,當時地名叫林鋪子,是縣城的雛形,清朝乾隆年間,安康縣在在磚坪設縣承署,買康家3.75畝地基,建房18間,成為本縣歷史上第一個縣城。嘉慶二年(1797年),清軍鎮(zhèn)壓白蓮教起義,衙署被毀。七年(1802年)遷移到嵐河與四季河的交匯睡,因此處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名叫水圍城。建房18間,并移駐宮汛,修造城堡。十九年(1814年),因土堡狹隘,不利于擴充防務,安康知縣鄭謙下令遷至今縣城處,縣城署設在今縣政府機關大院內(nèi)。因地址原是尹家的墳地,縣城為征這塊地送給尹家“永不當差”匾一塊。城垣周長440丈,高1.8丈,寬1.8丈,頂寬一丈,女墻1275垛。墻身用土石砌,門洞用磚嵌,二十一年(1816年)竣工,城東、西、北三道門,每道門上設譙樓1間,炮臺八座,水關4座,馬道3處,浚水溝16條。耗銀36000兩,城建規(guī)模之大在本歷史上是空前的。
    “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而嵐皋衙門卻例外。縣城雖幾經(jīng)變遷,但衙門始終朝北開,原因有三:一是地理環(huán)境獨特,南面是又高又陡的的中梁子山,北面卻是平緩的嵐河灘,有居高臨下之意;二是百姓進衙門由低向高而入,才能顯示縣老爺?shù)耐䥽溃蝗钦狈降南灎T山,似兩束光柱朝衙門照射,表示本縣前程光明。
    縣城所在地及郊區(qū),民國時叫尚忠鎮(zhèn),解放后改名城關鎮(zhèn),既是全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又是陜南邊陲的重鎮(zhèn)。
  經(jīng)濟發(fā)展
    2007年農(nóng)業(yè)發(fā)展概況
    2007年,以綠色產(chǎn)業(yè)建設為重點,加快新農(nóng)村建設步伐,圍繞“依托山水、立足富民、突出重點、多元發(fā)展”的思路,穩(wěn)步推進農(nóng)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著力改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條件,狠抓農(nóng)民增收,在春季持續(xù)干旱、秋季遭受罕見洪澇災害的情況下,農(nóng)村經(jīng)濟仍然保持了平穩(wěn)發(fā)展。全年實現(xiàn)農(nóng)林牧漁業(yè)總產(chǎn)值5873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0.19%。
    農(nóng)業(yè)(種植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取得新進展。當年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種植業(yè))產(chǎn)值35230萬元,比上年下降3.2%。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9萬畝,糧食總產(chǎn)76955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04%和-3.52%,實現(xiàn)糧食產(chǎn)值18055萬元,占農(nóng)業(yè)(種植業(yè))產(chǎn)值的51.2%,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萬畝,產(chǎn)量2692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1.1%和17.55%;全年蔬菜播種面積達到8.7萬畝,蔬菜總產(chǎn)量79005噸,分別比上年增長3.57%和-2.7%,其中種植魔芋3.9萬畝,產(chǎn)鮮芋3.8萬噸,實現(xiàn)產(chǎn)值5699萬元,占蔬菜產(chǎn)值的51.4%;中藥材種植面積2.5萬畝,收獲產(chǎn)量3643噸,實現(xiàn)產(chǎn)值152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7%、-38.8%和-11.8%。
    “山川秀美”工程穩(wěn)步推進,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成效顯著。當年完成造林面積5.1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1萬畝、飛播造林3萬畝;主要林產(chǎn)品產(chǎn)量大幅度增長,生漆產(chǎn)量達到71噸,收獲核桃80噸、板栗318噸,比上年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幼林撫育和天然林保護措施進一步加強,木材采伐得到有效控制,全年采伐木材0.22萬立方米,同比下降68.6%。由于退耕還林工程已近尾聲,木材限伐,林業(yè)資源優(yōu)勢對經(jīng)濟的拉動作用尚未顯現(xiàn)。全年實現(xiàn)林業(yè)產(chǎn)值1964萬元,比上年下降0.42%。
    畜牧產(chǎn)業(yè)繼續(xù)保持快速、健康發(fā)展。當年實現(xiàn)牧業(yè)產(chǎn)值19735萬元,比上年增長7.29%,占農(nóng)林牧漁業(yè)總產(chǎn)值比重為33.6%,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全年養(yǎng)蠶4萬張,產(chǎn)繭1316噸,實現(xiàn)產(chǎn)值2632萬元;出欄生豬14.2萬頭、山羊4.4萬只、家禽114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8.1%、15.3%和8.7%。禽蛋產(chǎn)量達到2812噸,增長8.3%;肉類總產(chǎn)14105噸,增長7.7%。生豬、山羊、家禽飼養(yǎng)量分別達到29.4萬頭、9.7萬只、219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18.1%、19.8%和10.7%。
    全年水產(chǎn)品產(chǎn)量135噸,比上年增長25.0%。實現(xiàn)漁業(yè)產(chǎn)值141萬元,比上年增長23.4%。
    2007年工業(yè)發(fā)展概況
    2007年,工業(yè)生產(chǎn)實現(xiàn)較快增長。全年工業(yè)總產(chǎn)值達36696萬元,同比增長16.4%,實現(xiàn)工業(yè)增加值11300萬元,同比增長6.3%。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較快增長,實現(xiàn)現(xiàn)價總產(chǎn)值18062萬元,同比增長14%,工業(yè)增加值6701萬元,同比增長6.3%。8戶獨立核算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主營業(yè)務收入15478萬元,同比增長29.4%,工業(yè)產(chǎn)品銷售率達96.86%,實現(xiàn)利潤-920萬元,減虧1504萬元。
  縣城風貌
    依山傍水的小縣城,玲瓏小巧,集靈秀飄逸于一身。中梁子山在城后建一道長長的綠色屏幕,嵐河在城前流出千般妖媚萬種風情,刷一道曲線迷人的柳岸回廊。城對面山寨上的電視衛(wèi)星地面接收站,既是嵐皋的今古奇觀,也是嵐皋的七彩窗口,像一顆美人痣點綴在嵐皋的大地上。
    縣城由肖家壩開發(fā)區(qū)、老街、新街、嵐花街、安嵐線5條主要街道構(gòu)成。老街主要是回民居住區(qū),放射鱗次櫛比,層出不窮,縣委、政府、嵐皋中學、城關小學、電影院、文化館、-、審計局、幼兒園、新華書店、清真寺、工商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縣聯(lián)社、城關糧站、工人俱樂部、藥材公司、地方稅務局等散落其間;從小河口到堰溪溝是一條新型商業(yè)街,只見樓房林立,商賈云集,依次有喜洋洋超市、百貨大樓、嵐皋賓館、農(nóng)業(yè)局、郵電局、山城商店、衛(wèi)生局、縣醫(yī)院、經(jīng)貿(mào)局、糧食局、保險公司、文化教育體育局、財政局等;城關中學、電力招待所,建設銀行、工商局、城關中學、國家稅務局、城關鎮(zhèn)、種子公司等像一顆顆珍珠,被嵐花街這根鏈條串起來;縣水利局、交通局、公路段、石油公司坐落在安嵐路上。
  歷史沿革
    清朝初年,清軍才到這里設置汛地,“汛”同“訊”,即盤問之意,“汛地”類似現(xiàn)在的關卡。因為在高立汛地建房時,于土坪內(nèi)挖出了許多漢磚,便取名為“磚坪”。當時磚坪汛屬興安州管轄。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將興安州升為興安府,在府城設安康縣,磚坪汛歸安康縣管轄。嘉慶初年(1796年)升為磚坪營,道光二年(1822年)年升為磚坪廳。民國二年(1913年)年磚坪廳改為磚坪縣。民國六年(1917年)公民王樾等人聯(lián)名向上呈報請求更改縣名,并陳述他們的理由:本縣地處巴山老林,而山林中的霧氣是“嵐”,境內(nèi)有一條長達八百里的河流,已定名為“嵐河”;水邊的高地是“皋”,二字合起來便是“嵐皋”。國民政府贊賞這種見解,并由國務院總理伍廷芳發(fā)布命令:磚坪縣更名為嵐皋縣。
    1949年11月28日嵐皋縣解放,隸屬安康行政公署。1958年撤銷嵐皋縣建制,將長春、堰門、七步、泰山、大河、官元、大北河并入紫陽縣,其余地方并入安康縣,俗稱“安嵐合縣”。1961年恢復嵐皋縣建制,除將大道公社的鷺鷥?yōu)场⒅芗铱自鹤印部底旌烷L春公社的石家灣、柯家院子、王家?guī)X劃入紫陽縣外,原并入紫陽和安康二縣的境域復歸嵐皋縣。
    2000年,嵐皋縣轄8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 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cè)丝?48311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 城關鎮(zhèn) 29101 佐龍鎮(zhèn) 11936 花里鎮(zhèn) 6245 滔河鎮(zhèn) 5815 官元鎮(zhèn) 6561 石門鎮(zhèn) 9898 民主鎮(zhèn) 16184 大道河鎮(zhèn) 5189 藺河鄉(xiāng) 8057 溢河鄉(xiāng) 5907 孟石嶺鄉(xiāng) 8822 漳河鄉(xiāng) 2021 東坪鄉(xiāng) 1785 四季鄉(xiāng) 5471 橫溪鄉(xiāng) 3263 七一鄉(xiāng) 4357 堰門鄉(xiāng) 4290 鐵爐鄉(xiāng) 9225 曉道鄉(xiāng) 4184。
  名優(yōu)特產(chǎn)
    嵐皋魔芋豆腐
    嵐皋地處陜西南部,巴山北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極適宜天南星科半野生草本植物魔芋生長。因魔芋桿如蛇,其莖又丑陋,民間又稱“鬼腦殼”。魔芋既是一種特殊的蔬菜,也是一種藥材,可治皮炎包癤。它還是理想的大眾漿糊,半斤重一小芋就能磨一臉盆,糊裱粘貼,附著力極強,且蟲不蛀鼠不咬。當?shù)毓媚锍黾蓿慵薜牟夹涞锥际怯媚в鬂{子粘的棕殼納制而成,穿在腳上濾汗不得腳氣。
    嵐皋民間制作魔芋豆腐方法簡單,將鮮芋洗凈去皮,用手捉住在花櫟木棒或特制的工具上快磨,邊磨邊兌沉淀后的草木灰水,不停地攪拌以防凝成疙瘩。如對入堿面,豆腐如同女大十八變由黑變白,楚楚可人。冷卻凝固切成塊狀,放進堿水鍋內(nèi)猛煮,撈起再切成薄片入清水中漂三四次即可食用。由于魔芋淀粉膨脹力強,一公斤鮮芋可做五公斤豆腐。制成的豆腐上等的灰白光鮮,手感細膩,富有彈性,塊片丁絲均可,烹炒燉拌都行。若曬至半干一鹵,涼拌下酒佐餐,色香味齊備,軟柔綿兼有,爽而不膩,滑而不油,往往令食者胃口大開,舉筷難收。
    嵐皋魔芋豆腐,首推靠漢江邊上的大道河出產(chǎn)的為最。他們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還能提煉出一種上等精品——魔芋晶,雪白晶瑩,脆而不硬,韌性極強,用力擲地也不會破碎,有人贊言(說歇后語):大道河的魔芋晶掉進灰窩里——能吹也能拍。過去吃魔芋豆腐,當?shù)剡有一個忌諱,吃時不能直呼其名,要說就說“鬼腦殼”,不然食后口感蜇人,嚴重的全身不適,其實這是從前缺堿所致。
    20世紀80年代,縣上作為主導產(chǎn)業(yè)建起魔芋精粉廠,魔芋精粉走州過縣,漂洋過海,風光一時。后改成魔芋食品廠,再后生產(chǎn)出魔芋系列袋裝食品,方便快捷,供不應求,真正是走出茅庵草舍登上大雅之堂,成為21世紀的富硒、素食、綠色保健食品。
  文化風俗
    嵐皋民風淳樸,習俗勤儉,為人厚道,幽默風趣,充滿著強烈的樂觀主義精神。無論生人敦熟人,進門為客,好酒好菜待承,有煙酒不分家之說。三言兩語便成知己,兩三回合視為至交,大有有福有享有難同當?shù)暮纻b氣度。客人登門,敬茶為先,茶熱心暖,茶濃情濃。再看那綠茶點綴的山水風光。一番滋味便在心頭蕩漾。連綿不絕的茶帶茶園和古樸的煙俗茶風,儼然千里丹青畫軸,在清風碧流間盡情舒展。
    一、別有風情的報路歌
    嵐皋山大林密,溝壑縱橫,走路全靠兩雙腳,運輸離不了背和抬。由于山路的崎嶇狹窄,上坡下坎,過溝捌彎較多,搬運大一點的物件, 特別是幾個人抬東西,后面的的視線往往被除遮擋,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為了行路安全,首尾有個照應,在千百年來,流傳一種安全走山路的“報路歌”。
    最早的報路歌是婚娶抬陪嫁物品時唱的。出嫁那天,稍微寬裕一點的人家都要給女兒預辦十臺八臺。
    捌彎就報:“連環(huán)之字捌”,后答“你去我不來!”,過溝或路上有水坑時前報:“一路花灘”,后答“兩腳叉開!”,過橋時前報:“兩邊虛空”,后答“端走當中!”。
    20紀紀50年代,為了將食鹽、布匹等日用品運住山區(qū),除了船載馬馱,更多的是用人背挑。這些被群眾稱為“背0”“背二哥”的腳夫,上路時都愛結(jié)伴而行,啟程前還要推舉一位眼明嘴巧的人為“領頭”。遇到險路或障礙物時,領頭便將抬取陪嫁的報路歌借來。
    上路的人再多,只要一踏上節(jié)拍,步調(diào)步會協(xié)調(diào)自如,似乎背頭的重負也減輕了許多。一人報,眾人答,加上大山的回聲,此起彼伏,精獷中透出幽默的情韻。
    報路歌也是一種民間藝術(shù),它無調(diào)含韻,自由唱和,節(jié)奏明快,無拘無束,在搬運大件行李的的過程中,除唱一些流傳的固定句式外,還穿插一些逗趣取樂的順口溜,用來且興鼓勁。
    最早的報路歌是婚娶抬陪嫁物品時唱的。出嫁那天,稍微寬裕一點的人家都要給女兒預辦十臺八臺。請來抬陪嫁物品的不僅力大腳穩(wěn),且能言善唱,遇上上坡下坡,走在最前面的就報唱:“陡下陡”,后面的齊答:“促起走!”,下坡時,前報“陽陽坡”,后答“慢慢梭!”。
    如領頭的見前面荊棘叢生、枝柯倒懸就報:“青蓬掛頂”,后邊的答“扯爛了不賠!”,若路上有一堆糞便,領頭的怕后邊的看不到,就唱:“路上一朵花”,后邊的忙答:“我們不踩它!”,意思是知道了。若遇上蛇,前報:“路邊有根繩!”,后應:“繞個彎彎行!”,背0原來干的是很累很苦的營生,但他們越累越愛跟婦女們開玩笑,往往主動用話挑逗,若遭對方育罵,反作倒覺得舒服過癮,腳步也不由得加快了許多。如:“前頭來了一枝花!”,后答:“伸手摘了它(她)!”“走攏看清它(她)!”“原來是娃兒0!”,諸如此類,舉不勝舉。
    二、守號與狩獵
    在靠近大巴山的一些地方,山大人稀,野獸出沒無常。為了守衛(wèi)即將到手的莊稼,苞谷掛須、豆類結(jié)莢之時,山里邊便出現(xiàn)一些“介”字形的茅庵草舍。這是山民們?yōu)楸Wo勞動果實不受野獸糟踏而搭起的臨時“哨所”,當?shù)厝税堰@種看秋護糧叫“守號”,把守號人住的簡易草房稱作“號棚”。
    人煙稀少的地方,當莊稼即將成熟之時,狗熊、野豬、獾、土老鼠等,就會夜里出來糟害。最厲害的是野豬,它們常常成群結(jié)隊,一夜之間就可將幾畝莊稼夷為平地。因此,人們在地邊搭上號棚,每晚除在棚前燒一大堆篝火外,還要不時地吼唱有韻無詞的山歌號子,放土槍、敲梆子、吹牛角號,用來驚嚇野獸,避免他們靠近地邊。
    農(nóng)閑時,居住在山里的人也想學城里的人來一點“閑適”,帶上彎刀背上干糧扛上-外出打獵,俗稱“攆山”。他們不但熟悉獵物出沒的地方,還能憑響動、氣味、足跡、糞便之類的判斷出各種不同的獵物,哪些是受保護的,哪些是可獵的,并且對一些山禽野獸的習性了如指掌,如數(shù)家珍。
    打獾之類的動物,有一兩個人即可。打野豬人要多,進山先查出腳跡,由經(jīng)驗豐富的人指揮,找準“交口”,由槍法最好就用墨汁打上碼子,的獵手“座交”。“攆腳子”帶上自養(yǎng)的獵狗,拿上竹竿或木棍,從三個方向驅(qū)趕,嘴里不時地吼著動聽的攆山號子。坐交的守候在能隱退的地方嚴陣以待,只要獵物“上交”,十之八九逃脫不掉。
    打死野豬的獵手,從豬脖子上先扯一撮毛用火燒掉,再扯幾根蘸上血粘貼在火槍的點火處。裝上火藥朝天放一槍,通知大家前來分享勝利果實,誰擊中的誰優(yōu)先,將尾巴使勁往后扯,扯到哪里就從哪里砍下來。其余的大伙平分,凡攏了場的個個有份,連帶的獵狗也不例外。“見山打獵,人人有份”,這種獵規(guī)至今尚存。
    三、殺年豬與吃泡湯肉
    嵐皋地方,殺過年豬很有一番講究。不僅要選擇吉日(屬牛、屬馬的日子最好,象征來年喂的豬膘肥體大),還要請把式(殺豬匠)和二把手,準備“卯子”(用棕葉扭成,以備縛肉塊之用)。殺豬時要一刀斃命,稱之為“過山快”,預兆來年槽頭順。毛要刮得干凈,肉也要砍得周正。當毛剖凈,將整豬支在大澡盆上,殺豬匠就從脊背處“開邊”,看是否“通脊”(首尾膘的厚度均勻),圍觀者多用手指插入量出幾指膘來。也就在這時,內(nèi)當家的才很自信地走出來,享受人們的稱贊。割下豬頭,往往要先稱一下,好預測該豬的凈重,一般是一比十,就是豬頭30斤,凈肉就是300斤。下來就是實測,也就是將砍下的半邊一稱,就會得出整條豬的實際重量,此舉稱之為“吊邊”。砍肉也有講究,常言說:“豬大豬小,二十四個卯”。肉從尾部砍起,依次稱之為:坐墩、二道臀、腿筋、黃鱔肉、倒尖、軟膛、腰綹、寶肋、槽頭、項圈。砍一塊從一到十的寫法為:“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如三斤二兩,就寫成“〣 :”,四斤六兩就寫成“〤〦”。
    趁著豬血未冷,“便倒進早巳準備好的豆腐盆里,再加上蒜瓣、花椒之類的佐料,捏成疙瘩放在火爐上面熏干.這種“色香味”俱全的血豆腐干,當?shù)亟小把昔巍保浅磁D肉下酒的上等佳肴。
    家家殺豬,家家都有一頓豐盛的泡湯肉,即使剛在鄰家吃過,主人也不馬虎。所謂吃泡湯肉,也就是主人用剛殺出來的新鮮肉置辦一桌酒席;一來犒勞殺豬匠和前來幫忙的鄉(xiāng)鄰,二來共慶豐年。嵐皋人厚道,遇誰家殺過年豬,不論生人熟人,只要趕上了就得入席就坐,如果過多謙讓,主人反倒不悅,說你見外。真有點“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的味道。
    泡湯肉一般用的是“槽頭”,因為這兒的肉塊頭大,一塊就是十幾斤,而且有肥有瘦,便于廚房調(diào)理。待頭蹄下水收拾停當,剛把煙吸過,茶喝罷,鮮美可口的泡湯肉就端上了桌。幾碟子幾碗,有炒有燉,再滿滿斟上幾碗自家烤的柿子酒或拐棗酒。因為酒勁(度數(shù))不大,通常用碗不用盅,真應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說法。一人一碗酒下肚,再猜寶劃拳打通關,直鬧到夜深入靜方罷。雖不是“家家扶得醉人歸”,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了。這種泡湯肉,從冬月初一直要吃到大年三十,只要你勤快肯幫忙,天天都有吃的。
    這殺年豬吃泡湯肉的風俗,不知興于何年,就連地方志上也沒有記載,但“文革”期間,殺得起過年豬的家兒屈指可數(shù),若是遇上一頓泡湯肉,那真是享了天福。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喂三四頭大肥豬,除了自家食用外,還要扛到集市去賣,吃泡湯肉成了家常便飯,也就不足為奇了。
  
全國與嵐皋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qū)資料內(nèi)容為網(wǎng)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qū)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qū)的省份、城市、鄉(xiāng)鎮(zhèn)、村莊的內(nèi)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yè)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永川市| 夏河县| 马尔康县| 南城县| 平潭县| 彩票| 彰化县| 施秉县| 正阳县| 石楼县| 巧家县| 泗洪县| 华容县| 汾西县| 乐陵市| 横山县| 秦皇岛市| 惠东县| 喀喇| 博野县| 高唐县| 炎陵县| 新津县| 博罗县| 沙坪坝区| 华蓥市| 江达县| 平昌县| 钦州市| 威海市| 江门市| 新丰县| 阳谷县| 平湖市| 玛纳斯县| 宣威市| 孙吴县| 灵石县| 彭山县|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