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湄潭縣復興鎮隨陽山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328102 | 身份證前6位:520328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100 |
隸屬政區:復興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C | |
隨陽山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隨陽山村距湄潭縣城40公里,326國道8公里,萬畝茶海5公里,鳳崗縣城4公里,交通便利,有完善的交通網絡;東與鳳崗縣,南與永興鎮,西與永興鎮、兩路口村,北與觀音閣村接壤。全村所轄8個村民組,人口4988人,1210戶,耕地面積3860畝,其中田2860畝,土1000畝。隨陽山村由于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是一個典型的省級貧困村,全村貧困人口4200人,在1981年土地下戶至1992年未發展茶葉的11年間,群眾都靠天吃飯,一直在溫飽線上掙扎,為了改變永無盼頭的日子,1993年開始一部分群眾到當時很紅火的核桃壩學習種茶技術,回來就開始種茶,又苦苦的并打了近10年,生活生產才有了一定的 改善,從2001年起,解放思想,探索前進,從核桃壩引進無性優質茶苗601和福鼎,逐步發展成今天的規模,95%的群眾才徹底擺脫了貧困,正向小康挺進。
生產建設:
全村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辣椒、玉米、水稻、花生、油菜等;2010年種植水稻1600畝,畝產510公斤,玉米700畝,畝產400公斤,辣椒1100畝,畝產鮮椒1000公斤,花生400畝,畝產200公斤;受永興茶場的影響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從93年起步種植茶葉,2001年開始種植無性優質茶601和福鼎,現在全村茶園面積11150畝,其中有機茶園8000畝,已經投產的茶園面積8000畝,年畝產值7000元;2009年實現高檔茶青產量200噸,總產值1880萬元,2010年茶葉產量達240噸,產值3360萬元,主茶區茶農人均純收入達4800元。現有茶青交易市場兩個,其中隨陽山茶青交易市場日交易額在30—50萬元;茶葉大型加工企業一家,中小型加工廠35家。
公路建設:
2007年硬化了金竹山至大埡口段里長4公里,共投入68萬元;2010年一事一議工程,金竹山至水管所泥石路,全長4.1公里,總投入32萬元;2010年土地復墾配套項目,大埡口至中心1.7公里,投入20萬元,小窩凼至王老塘1.7公里,投入17萬元;2010年隨陽山至永樂,群眾投工投勞并群眾籌資5萬元,民宗局幫扶4萬元,完成了8公里的路面維護。
新農村建設:
截止2011年4月止,共新建黔北民居300棟,危房改造50棟;沼氣池建設200口,改廚改廁350戶;村莊整治5個:隨陽山街道的改造,砍馬堰、小窩凼、寨上、八角山的庭院硬化美化和串寨路的建設;新建砍馬堰文化廣場;農家書屋一個,現有藏書3000余冊;改造隨陽山人飲工程一座;全村的農網改造正在施工中;由教育部門投入256萬元,完善了隨陽山完小的硬件實施,使1200名學生和57名教師有了一個好的學習工作的場所。
其他:
全村有小轎車 12輛,小型面包車50輛,農用貨車18輛,農用三輪車15輛,兩輪摩托車440輛;擁有50萬元存款的農戶有10戶。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