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蒼南縣馬站鎮馬站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327118 | 身份證前6位:330327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隸屬政區:馬站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C | |
馬站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馬站,原名“浮云”成“蒲門”。相傳很久以前,蒲門原是一片汪洋,素有“沉東京,浮蒲門”之稱。后來經過桑海滄田的變化,慢慢演化成現在的馬站。蒼南的馬站,依山面海,多姿的地貌與特定的地理環境,賦予了馬站特有的文化。
馬站地處浙閩交界,瀕臨東海,是浙江的南大門,是全省唯一具有南亞熱帶氣候特征的地理單元,夏涼冬暖,四季如春,境內以其獨特的小氣候和豐富的"名、特、優、新、稀"品種資源而聞名全省。特殊的地理地位,形成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使馬站素有"浙江小昆明"之美稱。
近年來,馬站區域經濟發展迅速,以農業為主,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5%以上。支柱產業有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對臺貿易和勞務輸出業等,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商品基地建設與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已達到產業化所需要的生產規模,經濟發展外向型程度迅速提高,創匯農產品品種不斷增加,已有鹽水蘑菇、罐頭蘑菇、新蘑菇、四季柚、對蝦、紫菜、洋棲菜、文蛤、活蟹、活魚等十幾個品種外貿出口。
馬站鎮是馬站區域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是馬站農業對外綜合開發區的中心城鎮。全鎮總面積36平方公里,轄三個總支,23個村居,3萬多人口。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 1.2億元,財政收入400多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001元。
地理位置特殊,農業資源豐富。本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熱量豐富,陽光充足,夏涼冬暖,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在18.5 ℃以上。獨特的氣候條件,為馬站鎮發達的農業創造了天時、地利優勢。鎮內稻米盛產,名特優產品種類繁多,蘑菇、四季柚、荔枝、茶葉、楊梅、無核柿、黃桃等聞名遐邇。馬站四季柚栽培歷史悠久,品種優良,有"仙家名果"之美譽,早在清朝就被列為"貢品",后多次被評為優質農產品,先后獲全國優質獎水果柚類金杯獎、農業博覽會金質獎和綠色食品證書,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全鎮種植面積 1.2萬畝,年產值3000多萬元,并建成一批四季柚現代示范園區。蘑菇是馬站的又一拳頭產品,種植面積達2600萬平方尺,總產量2.3萬噸,年產值5000多萬元,是浙江省蘑菇生產的發源地和中國蘑菇之鄉的主要生產和集散基地,產品遠銷日、韓、美、意等國,成為我縣重點的創匯農產品。效益農業發展較快,成效明顯,已形成六大農業生產基地。
馬站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東有東方夏威夷漁寮金沙灘,南有國家一級漁港霞關港和沿浦灣海水養殖基地,西有國保單位蒲壯所城,北有民族風情基地岱嶺畬族文化基地,形成蒲江九九、筆架夕照、牛獅水庫、金山花果井、鶴峰望遠等蒲門十大景觀,吸引省內外旅游愛好者,年接待游客達數萬人。
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良好。近幾年,尤其是十五大以來該鎮不斷增加投入,加快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經濟發展環境。⑴路:全鎮縣四級公路5條,全鎮共有機動車輛350輛,開通馬礬、馬霞、馬城、馬漁、馬云等主干交通線,并到2000年底前全部完成沙改油工程。農村機耕路建設加快,實現行政村村村通公路。⑵電:全鎮有工業595、馬站596兩條高壓線路,并在2000年投資200多萬元進行改造,全鎮月發電量80萬千瓦時,電價與全縣接軌。⑶水:已建成的自來水廠一座,基本上滿足生活與工業用水需要。同時,加強對自來水管道 改造,不斷滿足居民需要。投資700多萬元,建成馬站鐵場水庫,現已投入使用。下步要采取股份制形式建設鐵場自來水廠,加快鐵場水資源開發,提高馬站人民的用水質量。⑷通訊:電信與郵政事業發展較快,共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電信大樓、郵政大樓。全鎮共裝程控電話4200多門,容量10000多門,擁有手機約6000部,并實現村村通電話。⑸電視:全鎮共裝有線電視終端4800多戶,并與高壓線路改造進行同步改造,提高收視清晰度,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⑹其他:學校、酒店、旅館、醫院等配套設施完善,大大地改善了經濟發展軟環境。
農村面貌改觀,城鎮品位提高。經過幾年的努力,馬站過去"臟、亂、差"的現象已有較大的改觀,城鎮建設成績顯著,并逐步實現由農村集鎮向現代城鎮發展。通過環境治理大行動和"雙整治"活動,城鎮的綠化面積達到15000平方米。馬站溪和閣洋河得到治理,重現河寬、水清、岸綠景象;違章建筑、建章篷架、戶外廣告、臨時攤點得到整治,交通秩序得到整頓;城鎮亮麗工程建設:北興、迎賓、河濱等主要街道鋪設釉磚1800平方米,建設燈箱廣告60多只;郵政、電信、信用社等大樓拔地而起,閣洋河小區開發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基本齊全,工商、土管大樓等公建項目已進場動工,文體中心正在圖紙設計和地質勘測。"十五"期間和二OO一年遠景目標,我鎮的城鎮建設藍圖已構繪出爐,重點要完成六項工程:馬小遷建、醫院改建、城鎮防洪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馬站引水供水工程、文體中心工程、客運中心遷建工程等,進一步提高城鎮的檔次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