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黃島區珠山街道瓦屋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284001 | 身份證前6位:370284 |
長途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000 |
隸屬政區:珠山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B | |
瓦屋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瓦屋莊村
瓦屋莊村位于膠南市珠山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北1.5公里處,村域東西1.5公里,南北2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6畝。
瓦屋莊村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優越,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方便。該村北倚204國道,西有“同三”高速路出入口,南靠省道泰薛路,中間有膠南臨港經濟產業區。膠南市的膠河路、永安路從該村兩頭縱貫南北,村前長春路、村后北外環橫貫東西。
據傳,洪武二年高密程某某遷移到此居住,并建有瓦屋一座。數年后,房氏諸先祖挑筐逃荒要飯至此,發現該處半丘陵半平原,北高南低,水土甚好,因而在此也用小青瓦建房一座,安家創業,繁衍后代,并以房代“屋”,故定名為“瓦屋莊”。據民國版《增修膠志·疆域》記載,自清道光至民國時稱瓦屋莊。現瓦屋莊村共有241戶,692人,除程姓、房姓村民外,張姓、王姓、孫姓、韓姓、毛姓等五十多個姓氏的村民也居住此地。
瓦屋莊歷史上以農業為主,解放前生產工具落后,生產方式原始,1948年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事業突飛猛進。特別是近幾年來對農業產業化結構的調整,各項富民政策的出臺,大大調動了廣大村民發家致富、搞活經濟的積極性。在不到20年的發展中,該村建起了家禽養殖基地、蔬菜大棚種植基地、花木載培基地。自1998年開始,在村前靠省道泰薛路北建立了工業區,到目前為止,已有12家企業入駐該區,其中外資企業2家,合資、獨資企業10家,年總產值5568萬元,2004年村民人均收入4790元。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了全面的改善,村民福利待遇得到了不斷的提高。該村于1978年村集體投資架設了照明線,使村民點燈不用油;1997年打了大口井,鋪設了自來水管道,使村民吃水不用挑;有線電視、通訊線路也相繼進村入戶,村內街道達到了路燈亮,街道凈。農民教育也有了較大發展,近幾年來,有20多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醫療衛生方面,該村為所有村民辦理了合作醫療,對烈殘人員、特困戶、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每逢節日都發放現金和物品。對獨生子女戶,由村集體統一交納備用保險金,對六十歲以上的雙女戶和獨生子女戶按月發給生活補助費。同時,該村還廣泛開展了評選“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學法、懂法,人人爭做遵紀守法的好村民”等活動,使廣大村民的素質得到了不斷的提高。該村連續多年被膠南市珠山街道辦事處授予“先進黨支部”、“文明單位”、“農業生產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經濟建設先進單位”、“引進內資先進村”、“培植骨干企業先進村”、“十佳治安安全單位”等榮譽稱號。
聯系電話 86-0532-88180161
全國與瓦屋莊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