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錫山區鵝湖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0205103 | 身份證前6位:320205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隸屬政區:錫山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蘇B | 轄區面積:54.7km2 |
人口數量:約5.9萬人 | 人口密度:1079人/km2 |
鵝湖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鵝湖鎮位于錫山區東南部,由甘露、蕩口兩片區組成,為市“6+1”城鎮組團之一,東與蘇州相城區接壤,北與常熟市交界。全鎮總面積54.7平方公里(城鎮組團規劃面積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732畝,下轄3個居委會和12個行政村,總人口5.9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3萬人。
鵝湖鎮素有“江南水鎮、文化古鎮、工業重鎮”之美譽。
江南水鎮:鵝湖曾經是歷史上重要的水碼頭,境內河網密布,擁有水域面積2萬畝,占總面積的25%,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城鎮,也是江南地區生態保護較為完整的區域之一。鎮區東側具有8000畝水面的鵝湖,水質清澈,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穿境而過的望虞河兼有航運、防洪、引水等多項功能。鵝湖鎮水產業發達,為“水產之鄉”,全鎮現有水產養殖面積1.2萬余畝,培育了江蘇省名牌農產品、國家級無公害水產品——“甘露”牌青魚、中華鱉,江蘇省名牌農產品——“青蕩”牌鰱魚。全年青魚產量80余萬公斤,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文化古鎮:鵝湖鎮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名人志士輩出,現今仍留存有不少名人故居和古建筑群,是錫山區惟一的“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鎮北的甘露古名“月溪”,置市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有“金甘露”之美譽;鎮中的蕩口古名“丁村”,形成于晉代,有“小蘇州”之美譽。鎮內江南古剎甘露寺,歷經唐宋元明清五代,是錫東地區重要的佛事活動中心;北倉河兩側近4萬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江南第一義莊、華氏始遷祖祠、三公祠、植福寺古戲樓、華蘅芳故居、蔡鴻生洋房等古跡,展現了鵝湖鎮特有的“古鎮”風貌,是旅游開發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鵝湖鎮名人眾多。華氏家族在無錫曾是望族之最,據縣志記載,單明清兩代,無錫華氏就出了進士37人。明代首創銅活字印刷的華燧,近代數學家華蘅芳、華世芳兄弟,清末民族音樂演奏家華秋蘋,首創亂針繡法的民間刺繡藝術家華圖珊,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當代歷史學家錢穆、物理學家錢偉長、音樂家王莘等專家、學者都出生于此地或在本地完成啟蒙教育。
工業重鎮:鵝湖鎮產業特色明顯,是享譽全國的“彩印之鄉”,擁有各類彩印包裝企業200多家,年生產能力超20億元,是錫山較早成規模的產業聚集帶之一。.
全國與鵝湖鎮同名的有:全國與鵝湖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鵝湖鎮區劃
320205103001 121 人民路社區居委會
320205103002 121 青虹路社區居委會
320205103003 122 甘露居委會
320205103200 122 鵝湖村委會
320205103201 122 青蕩村委會
320205103202 122 三新村委會
320205103203 122 園通村委會
320205103204 122 新橋村委會
320205103205 122 圩厙村委會
320205103206 122 群聯村委會
320205103208 220 燕水莊村委會
320205103209 122 彩橋村委會
320205103210 122 松芝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