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新源縣則克臺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654025101 | 身份證前6位:654025 |
長途區號:0999 | 郵政編碼:835000 |
隸屬政區:新源縣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新D | 轄區面積:503km2 |
人口數量:約5500人 | 人口密度:11人/km2 |
則克臺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則克臺鎮系蒙古語“種公羊”的意思,位于伊犁河谷支流鞏乃斯河下游,鎮區北依阿布熱勒山,東接新源縣吐爾根鄉農場,西臨尼勒克縣,國道218線東西橫貫全境與省道316線交匯。則克臺鎮地形特點是北高南低,北面靠山,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平均寬20公里,屬陽坡地帶,總面積503平方公里,距新源縣城以北12公里,地理位置較為突出,素有新源“北大門”之稱。
則克臺鎮在秦漢時期為烏遜國屬地,至隋、唐、宋、遼、元、明、清均為游牧養生之地。清朝伊犁將軍及道府縣后,屬厄魯特營游牧區。光緒十四年(1888年)屬寧遠縣(即現伊寧縣),民國19年(1930年)改屬鞏留縣,民國27年(1938年),尼勒克地區從鞏留縣撤出,成立鞏哈設置局,民國28年(1939年)6月,鞏哈縣正式成立。1945年成立三區革命尼勒克縣政府。
則克臺鎮在1954年以前屬尼勒克縣三區, 1954年改為尼勒克縣四區。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委員會批準,同意從1956年元月起,將尼勒克四區劃歸新源縣管轄。1956年3月則克臺鎮改為新源縣六區。全區人口5510人,少數民族占90%。1958年公社化時,改為紅旗公社。在當年地名普查時,又恢復原有地名改為則克臺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時,取消公社建制,改則克臺鎮,鎮下設九個村民委員會。
則克臺鎮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全鎮現有耕地3萬畝,草場57萬畝,林地3807畝,工業用地及居民用地16445.9畝,園地571畝,水域14484畝,交通用地2814畝,未利用地835.75畝。本鎮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遍布在阿布熱勒山一帶,西起鐵木爾勒克薩依,東至伊犁鐵礦,連綿40多公里都有鐵礦點,總儲藏量在10萬噸以上;鐵木爾勒克溝東側有石油局新源煤油鐵礦,鐵木爾勒克薩依還有較大的石灰石礦,儲藏量在10萬噸以上。另外,該鎮野生的動植物也比較豐富,有馬鹿、熊、獾、狼、野山羊、旱獺、狐貍、雪雞、貓頭鷹、雪蓮久田、當參、六胡、甘草等。
則克臺鎮主要受大西洋、北冰洋西來氣流的影響,年平均氣溫5.5℃,年降水量515.6毫米。無霜期短,農區平均155天左右,春季日差較大,秋季降溫快,冬夏冷熱懸殊,多東風和西風,為半干旱草原氣候,適合小麥、油菜、大豆的生長,畝產高,品質好,本地還適合發展林木、果園、畜牧業等。
全鎮的水資源比較豐富,1958年全鎮就開始大搞水利建設。.
全國與則克臺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則克臺鎮區劃
654025101001 121 則克臺街社區
654025101200 122 則克臺村
654025101202 220 鐵木里克村
654025101206 220 阿克其村
654025101207 220 阿西勒村
654025101208 122 闊克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