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貴陽修文縣久長鎮清江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123102 | 身份證前6位:520123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0200 |
隸屬政區:久長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A | |
清江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清江村位于久長鎮境南部,東接清水村和扎佐鎮葛馬村,南連扎佐鎮馬鞍山、金雞塘村,西抵興隆村,北鄰久長、白窯村。總面積6.34平方公里,村委會所在地清水街,距久長街4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村境地形西高東低,集高山丘陵壩子于一體,平均海拔1315米。年平均氣溫13.2℃,積溫≥3838.6℃,降雨量1180毫米,無霜期258天,日照1254.9小時。
村域春秋時為牂柯國地。戰國、秦時屬且蘭。三國、晉初屬萬壽縣,東晉、南北朝屬晉樂縣地。隋朝屬牂柯縣地。唐、五代及宋屬功州、蠻州地。元代屬貴州等處長官司。明初屬貴竹長官司,明末屬新貴縣。清代分屬貴筑北下里和修文崇義里。光緒三十二年(1906),貴筑北下里轄之清水街劃屬修文。民國四年(1915),又將貴筑縣轄之蒲塘寨劃屬修文,屬東區10保。二十一年(1932),東區改稱第三區,村屬第三區青龍聯保清水街保。三十一年(1942),村屬清讓鄉清水街保。1949年11月24日,修文縣人民政府成立,置區轄鄉(鎮),村屬扎佐區清讓鄉。1952年4月,清讓鄉析建清水鄉,村屬第三區清水鄉。1953年2月,清水鄉析建清鋪鄉,村屬第三區清鋪鄉。1956年8月,清水、清鋪2鄉并入久長鄉,村屬久長區久長鄉。1958年9月,清江生產隊隸屬久長公社久長管理區,下轄清水街、蒲塘寨、鋪后寨、石龍溝、關田、石灣等7個生產小隊。1959年2月,久長管理區析建清水管理區,村屬久長公社清水管理區。1961年6月,清江生產大隊隸于久長區久長公社,轄清水街、蒲塘寨、鋪后寨、石龍溝、關田、石灣等7個生產隊。1963年3月,久長公社析建清水公社,清江生產大隊屬久長區清水公社。1966年5月,清江生產大隊屬修文縣久長公社。1981年2月,恢復久長區建制,同時久長公社析建清水公社,村屬久長區清水公社。1984年4月,清江生產大隊改稱清江村委會,轄清水街、蒲塘寨、鋪后寨、石龍溝、三壩、石灣、關田、劉家灣、穿洞灣等12個村民小組,屬久長區清水鄉。1992年2月撤久長區,原區屬4個鄉(鎮)并建久長鎮,村屬久長鎮,所轄村民小組不變。
村經濟以農業為主,水資源豐富。除有一條溪流橫貫村境外,有蓄水量24萬立方米的水庫一座(馬鞍山、清江村共用),總蓄水量12000立方米的山塘2口,還有機灌設施8臺,裝機容量440千瓦。村稻田從消水坑至鋪后寨一帶1000余畝,每逢連降大雨,消水坑天然泄水遲緩,1000余畝稻田少則被淹600余畝,多則全部被淹,淹沒時間長達10天以上,常常造成絕收,村民飽受澇災之苦。1977年,村自發組織,集資投勞,開鑿消水坑泄洪隧道。雖得到縣水利局的支持,但因工程巨大,技術落后,資金不足,工程進度緩慢。1995年,安順地區組織施工隊協助開鑿,人員、設備均已進場,但由于行政區劃變更(修文劃屬貴陽市),施工隊撤出。后來,村多次到貴陽市有關部門反映,終被重視,于1997年開通泄洪隧道。隧道長680米,總投資100萬余元。泄洪道開通后,即使遇大暴雨,24小時內也能泄洪,保證了1000余畝稻田穩產增收。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馬鈴薯、豆類等。2009年耕地總面積2919畝。其中水田1792畝,旱地1127畝。糧食總產量1263噸,農業總產值908.9萬元。
村境無工礦企業,經濟發展主要靠烤煙、油菜、蔬菜等多種經營。上世紀90年代初期,村成立科普協會,每年都要邀請農業科學技術專家分期對村民進行適用技術的傳授,村民的科普意識普遍提高,他們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中去,糧食與經濟作物和建國初期相比成倍增長,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97年縣委、縣政府授予小康村稱號。
古驛道南北縱貫村境,遠近聞名的“九步三洞橋,一里三土地”說的就是村域古道,古道殘跡至今尚存。解放后,川黔鐵路過村境,并于高壩設車站。2006年,歐式風情園蘇格蘭牧場落戶,帶動村寨道路建設,進村路、串戶路相繼建成并硬化。2008年后,按鎮“五星計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全村種蓮藕800畝,竹300畝,果樹2890畝127600棵。
村建有400平方米村級綜合樓,內設村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遠程教育室、衛生室等。有公辦小學1所,校舍建筑面積610平方米,2009年生源不足,學校裁撤。
--人口總數:2378人 農業人口:2300人 非農業人口:78人
--行政區面積:6.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2919.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 發展口號:發展農業 增加收入
--所轄村:清水街,鋪后寨,石龍溝,消水坑關田,劉家灣,石灣,蒲塘寨,三 生產總值:908.9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馬鈴薯、豆類 名特產品:水稻、玉米、馬鈴薯、豆類 辦公所在地:清水街
全國與清江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