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武鄉縣涌泉鄉莊頭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429207 | 身份證前6位:140429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隸屬政區:涌泉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D | |
莊頭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莊頭村位于武鄉縣西側涌泉鄉南部,全村114戶,453口人,耕地面積1280畝。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全縣典型的純農業生產基地。全村主導產業以農業生產和畜牧養殖業為主。
近幾年來,莊頭村在新一屆支村兩委班子帶領下,積極響應上級發展“一村一品”的號召,結合當地實際,發揮莊頭村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舍飼圈養科學養豬業和溫室大棚蔬菜種植業,五年間共建成年存欄8000余頭,年出欄15000頭以上規模的養豬小區,建成蔬菜溫室大棚和生貴式大棚150余座,并配套建設沼氣池145座,初步形成了養殖—沼氣—大棚“三位一體”的循環經濟模式。2010年全村養豬生產總值達到1500萬元以上,大棚蔬菜總產值達到150萬元以上,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1000余元增加到5100余元。科學養豬業和大棚蔬菜種植業真正成為全村農民的主導支柱型產業和致富產業。莊頭村發展“一村一品”循環經濟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幾年來,以莊頭村為中心,輻射周邊10多個行政村,以莊頭村為榜樣,積極發展科學養豬業與大棚蔬菜種植業,共帶動農戶500多戶,建成養豬小區15個,建成蔬菜大棚140座,進一步擴大了區域經濟規模,其生豬產品和蔬菜占據全縣主要市場,莊頭村成為全縣農村發展“一村一品”經濟的榜樣,他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是:合作社帶動、科技引航、循環發展。
合作社帶動。莊頭村在發展科學養豬業和大棚蔬菜種植業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發揮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專業合作社組織使農民從過去“單槍匹馬”走向今日“抱團作戰”闖市場的良好局面。前些年,村里有不少村民想發展規模科學種養殖業,苦于無技術指導和資金保障,形不成規模,闖不開市場。專業合作社成立后,統一購買種子、農藥、子豬、飼料等生產資料,統一掛靠防疫技術部門進行服務指導,統一聯系產品銷售,降低了生產成本,解除了村民的后顧之憂,充分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短短幾年,全村種養專業合作社由最初的幾個迅速發展到十幾個,社員總數達到80多戶,占到全出農戶的75%以上。
科技引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莊頭村干部群眾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村黨支部不失時機地組織農戶到外地考察學習種養殖業技術,多次聘請省、市農科院專家技術人員進村講授技術,主動聯系縣直有關部門技術人員定期到村指導。每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確定一名人員學習生豬養殖、防疫或蔬菜管理防病技術,負責合作社農戶的技術服務,增強了種養殖戶抵御自然災害、疫情風險的能力。
循環發展。莊頭村在大力發展科學養豬業和大棚蔬菜種植業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一條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即傳統的玉米產品用作養豬業粗飼料,實現玉米產品轉化增值。養豬業產生的有機肥料又用于玉米種植和大棚蔬菜種植業。剩余的豬糞在沼氣池發酵用于村民的照明、做飯,新剩沼渣沼液再用于大棚蔬菜種植。不僅節省了肥料開支,又提高了蔬菜的品質和經濟效益,逐漸形成了養豬—沼氣—大棚“三位一體”的循環經濟格局,走出一條生態綠色循環發展的路子。
如今,莊頭村富裕起來了,但他們并沒有滿足于眼前的成績,而把目光放在更遠大的發展前景上:計劃建立一個生豬屠宰加工場所,一個蔬菜保鮮儲藏庫和包裝加工車間,一個以沼渣沼液為主要原料的花肥生產廠,完善產品營銷中介組織和市場營銷網絡。力爭把產品做的更大更強,打出更有名氣的品牌,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發揮出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全國與莊頭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