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咸陽市三原縣嵯峨鎮河西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610422110 | 身份證前6位:610422 |
長途區號:0910 | 郵政編碼:712000 |
隸屬政區:嵯峨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陜D | |
河西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河 西 村
河西村位于三原縣西北部,距縣城17公里,面對清峪河,背靠山坡,村為南北走向,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1.5公里,該村總面積為6.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20米,無霜期180-200天,年平均氣溫10-11℃,年降雨量420毫米左右,屬半濕潤型氣侯,春季雨少,夏季多伏旱、干旱、風災、冰雹等自然災害頻繁,土壤貧瘠,坡陡溝深,溝坡面積較大,直接制約著全村的經濟發展,屬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
本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202戶,780口人,勞動力620人,人均耕地1.4畝,其中25度以上旱坡地761畝,水地426畝,全村60歲以上老年人95人,在校學生73人,其中在校大學生22人。全村共有0員16名,其中女黨員3名。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由于受“極左”思潮及“四清”“文革”運動沖擊,全村是嵯峨鄉出名的“爛村”,群眾整天“鬧革命”,抓“階級斗爭”,揪“走資派”,生產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全村人均年口糧不足150斤,每個勞動日值0.25元,村民戶戶無糧吃,更談不上用錢,村里違法犯紀的多,社會治安混亂,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拔亂反正,在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在縣鄉黨委直接領導下,河西村的生產、生活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中央幾個“一號”文件的相繼出臺,在政府大力扶助下,建成人飲抽水站三處,灌溉抽水站四處,使全村群眾告別手提桶擔幾里路吃水的傳統,使河西村500余畝水澆地灌溉有了保障,連續多年糧食畝產過千斤,村兩委會在鄉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結合村情發展以養雞為主導的“一村一品”產業,同時,組織剩余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使常年外出務工人數保持在150人以上,外出務工的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35%以上,由于“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全村養殖業迅猛增長,2010年全村養雞存欄4.5萬只,養豬480頭,牛65頭,羊180只,養殖戶收入占全村經濟收入的35%,2006年國家投巨資給河西村修建長3.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給河西村架起了致富之橋、致富之道,由于交通的便利,村民致富勁頭更足,2002年全村響應國家退耕還林號召,栽柿樹、刺槐等500余畝,2010年在三原縣“亞行”項目支持下,全村栽核桃樹660畝,現樹苗成長旺盛,管理措施好,村民積極性高,有望在近三年內初見效益。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關懷下,河西村200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690元。
全國與河西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