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建華村位于潤揚長江大橋北橋頭堡之下,寬闊的沿江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滾滾長江奔流東去,一排排別墅錯落有致,一幢幢廠房鱗次櫛比,小橋流水,垂柳依依,這里明明是鄉村,卻仿佛是都市,更好像是花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遠近聞名的“揚州第一村”,在十幾年前還是窮得叮當響的貧困村。大伙都說,建華村能有今天,是因為有一個好的帶頭人——全國勞模、村黨總支書記朱快樂。2006年,建華村民人均純收入已達9622元,建華村還先后被評為“江蘇省文明村”、“揚州市首批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
無私奉獻開辟新天地
建華村由原來的三個村合并而成,現有37個村民小組,971戶,4000人,總面積7平方公里。由于地處長江邊,加之以前交通閉塞,地勢低洼,這里逢雨便成災,農業望天收,工業更是無從談起。
1994年,朱快樂懷著一顆“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強村富民之心擔任了村黨總支書記。他和村委一班人多次到儀征、南京等地的廠礦企業,為村-系就業崗位。在以他為首的村干部的努力下,建華現在一共有1200多人在外打工,占全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從事揚州“三把刀”行業的近500人,成了遠近聞名的勞動力轉移輸出大村。
幾年下來,通過“親幫親、鄰幫鄰”,老百姓的錢袋子漸漸鼓起來了,也涌現了一批小老板。這時朱快樂想起了“筑巢引鳳”,好讓更多的能人進村創業,可以吸引更多的老百姓就業。他決定就從修路開始。他堅持每年從自己的企業贏利中拿出部分資金,有多少錢,修多少路,辦多少事,十年如一日。從擔任村黨總支書記至今的12年里,他無償奉獻給村集體事業的資金累計近千萬元,村里除他以外的所有村干部工資都是由他來發,而他自己卻沒有從集體領過一分錢。12年來,他也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逢大年初一,村委會請返鄉的能人開茶話會,喝交心酒,吃團圓飯。就是這樣“水酒一杯敬能人”,建華村幾年來“筑巢引鳳”和“鳳還巢”的有數十人,創辦了多家企業。與此同時,朱快樂本人也始終扭住發展這個中心不動搖,現在他已擁有大小共8家企業,年產值近1.5億元。正是由于他十余年如一日的無私奉獻,給建華村打下了堅實的發展基礎,建華村開辟出了一條自己的騰飛之路。2006年,建華村民人均純收入已達9622元。
無畏探索譜寫新樂章
在前幾年村級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上,建華村把2005年定為基礎設施建設年,按照“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建筑美化、河道凈化”的標準建設全面小康示范村。一年多來,建華村累計投入近2000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300萬元建成了通往沿江高等級公路的兩條主干道;投入400萬元建成了中心村900米長的沿河風光帶,對村級主要河道進行了疏浚;投入100多萬元給村內主要干道安裝了路燈;投入近100萬元消滅了村內的露天茅坑,對全村的生活垃圾實行了集中處理,“沿路、沿河、沿莊臺”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全村森林覆蓋率達到25%。2005年底一舉通過了市、區組織的全面小康村考核驗收。
他們緊緊抓住建華村規劃作為邗江經濟開發區創業園區的契機,大手筆加快推進農村“三集中”和“三大合作”的建設步伐。全村3300畝土地中,1500畝規劃作為農業生態區,l000畝規劃作為創業園區,500畝規劃作為集中居住區,300畝規劃作為商業服務區。目前,一期建成的200畝創業園區里已有進園企業15家,其中5家企業已建成投產;一期集中居住區100戶聯體別墅即將完工,二期500戶聯排疊加別墅已正式啟動。3000平方米的社區服務中心和2500平方米的社區衛生醫療中心也將于年底動工。同時一個投資近100萬元、占地近50畝的農民樂園也正在建設之中。
為了保障農民有相對長久穩定的收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建華村立足村情,成立了建華土地股份合作社,從而獲得長期的利益。經過全體建華人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建華村已經是江蘇省文明村、揚州市首批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一個“人居環境優美、村級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的新建華已經初露崢嶸。
參考數據
村莊位置:位于揚州市南郊邗江區瓜洲鎮中西部,東臨長江,西與儀征毗鄰
村莊面積:7平方公里
村莊人口:4000余人
村莊戶數:970余戶
人均年收入:9622元(2006年)
三產總值:1.7億元(2005年)
集體累積:143.9萬元(2005年)
獲得榮譽:江蘇省文明村、揚州市首批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
聯系方式
村委:0514—87515270
網址:
http://nc.yangzhou.gov.cn/hj/village/infovillage.asp?villageid=27
相關企業
建華卡巴度斯服飾有限公司
周邊景點
高旻寺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并稱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影響遠及東南亞各國。1983年,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正式將高旻寺列為全國重點寺觀之一。
高旻寺創建于隋代,屢興屢廢,且數易其名,清初重建為行宮。康熙四十二年(1730),康熙第四次南巡揚州時,曾登臨寺內天中塔,極頂四眺,有高入天際之感,故書額賜名為“高旻寺”。康熙第五、六次南巡,乾隆的六次南巡,均曾駐蹕于高旻寺行宮。
高旻寺廟山門嵌有康熙手書“敕建高旻寺”,漢白玉石額。現存建筑有老禪堂、念佛堂、藏經樓、玉佛堂、西樓、水架涼亭和寮房等。
1990年新建禪堂一座,高18米,呈不等邊八面體近圓結構,建筑面積365平方米,外觀雄偉,內室寬敞,集古今建筑特色于一爐,系香港陳鴻琛居士投資50萬元興建。
緬甸洞繆觀音寺住持惟靜法師贈送坐式、臥式玉佛各一尊,為古剎生輝。于1996年6月全部完工的大雄寶殿,長40米、寬33米、高30米、面積1320平方米,氣勢不凡。
高旻寺規劃待建的還有天王殿、方丈室、法堂、如意寮、延壽堂及西花園等,昔日名剎景觀將不斷恢復,高旻寺將成為揚州市的一個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和旅游景點。
公園地處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瓜洲古鎮境內,南瀕長江,與歷史文化名城鎮江隔江相望;西接當今中國第一大橋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及大橋北接線(揚州西北繞城高速),距六朝古都南京87.5公里,東鄰古運河,古運河在此與長江交匯;北連江蘇沿江高級公路,距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市區13公里。森林公園占地面積232公頃,3470畝。其中綠地150萬平方米,水域濕地47萬平方米,綠化率達70%以上。公園擁有優越的區域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濕地景觀,秀美的自然山水風光,以及濃厚的歷史古鎮文化。公園的建設目標為“九名一中心”,即“名江、名橋、名樓、名食、名品、名鎮、名園、名居”和青少年野營訓練中心。
全國與建華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