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銅仁市思南縣思唐鎮中和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624100 | 身份證前6位:520624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65100 |
隸屬政區:思唐鎮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貴D | |
中和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中和社區位于思南縣城西端,轄區有歷史悠久喝遠近聞名的縣城風景“八景”之一的“中和夏綠”,風景優美的華嚴寺,外側有古代文人李渭書題于一奇石上“中和”二字,故名中和社區,它東鄰文化社區,南抵安化社區,西接大巖關,北接五老峰山腳,社區總面積約1.24平方公里,轄20個居民小區,有常住人口2430戶,7528人。
轄區內有黨政、武警、學校等重要機關企事業單位52個。
社區內設:社區辦、黨建辦、禁毒辦、安全辦、計生辦、警務室、工青婦及社保衛生等協管辦,黨員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工作站,常年開展便民服務工作。
中和摩巖位于思南城西中和山腰,縣城通往中和山華嚴寺途中,明代著名理學家、書法家李渭,退官回鄉后,在中和山觀音閣講學,設“中和書院”。并題“中和”二字于半山路旁巨石壁上,每字約30厘米見方,行筆豪放。雖長期日曬雨淋,至今字跡清晰,完好無損,1981年被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
華嚴寺位于思南縣城西中和山頂,大巖關山麓,始建于宋代,原為田氏宣慰司使之祖祝壽之所,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由僧人馮靜通,魏洪建大土閣,內壁潔白,供觀音大士于中,莊嚴肅穆,由是乃稱觀音閣。明萬歷十年(1582)李渭撰有《觀音閣記》鑲于閣前壁。閣左右建廊房6間,閣后于萬歷十九年(1591)建藏經樓,曾藏經638函,計3353卷。之后,華嚴寺逐漸有了規模,面積8835平方米,四周古樹蒼翠,山色秀麗,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侯宜人,享有“中和夏綠”盛名,為思南城八景之一。1981年7月,思南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與中和社區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