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城陽區夏莊街道源頭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214002 | 身份證前6位:370214 |
長途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000 |
隸屬政區:夏莊街道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魯B | |
源頭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源頭社區居委會
村莊由來 據《嶗山縣地名志》載: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劉氏祖從云南大槐樹里頭遷來,建村于法海寺西側,故名“法海寺”。歷史上亦稱東小水,后以小水河發源地之由,改稱“源頭”。有廟東和東南崖兩個自然村。廟東村據考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劉氏支派從源頭村遷法海寺東立村,因位于法海寺廟東側而取名。東南崖村據考證為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劉氏支派從源頭遷村之東南大土崖處建村,因山而名。
位于社區的法海寺
政區人口 社區位于街道駐地南3.5公里,石門山西側,千年古剎法海寺坐落其中。2004年村改居,改稱源頭社區,有居民621戶,人口1870人。
經濟狀況 源頭是有名的水果之鄉,產量年均達300余噸,成為村民的一項主要經濟收入。1967年村中辦起了工副業,在村東南崖建起紅磚廠,后又辦起翻砂廠、水果罐頭廠,到1978年農工副業總收入95萬元,其中磚廠一項收入達28萬元,成為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后,利用靠近華仙路、王沙路和丹山工業園的便利條件,先后引進日本、韓國企業7家,合同利用外資600萬美元;引進內資企業8家,合同利用內資5600萬元,實際利用內資827萬元。第三產業發達,有飲食服務業戶16家,個體工商業戶20家,運輸業戶12家,其他服務業戶18家,形成商業一條街。2004年,社區經濟總收入2980萬元,人均收入6501元。
社會事業 道路實現了硬化、亮化,對小水河道進行綜合治理,改善了周邊環境。建有幼兒園,保證適齡幼兒及時入園。域內建有源頭中學,每年投入資金辦學。建起老人文化活動中心,有衛生室5處。為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發放200-300元生活補助費,逢年過節發福利。對烈軍屬、五保戶、困難戶家庭進行補助,2002年福利支出達20萬元。成立了威風羅鼓隊、文藝演出隊,節日期間演出并積極參加區鎮民間藝術節。積極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舉辦了乒乓球、橡棋邀請賽,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對社區進行整體規劃,新建住宅小區,已建起高層居民樓8座,入住200余戶。2004年,參加農村新型基本養老保險1067人,參保率95.4%;有1612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99.5%。
聯系電話 0086-532-87797067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