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馬莊村地處徐州市東北郊25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十余年來,馬莊村一直致力于發展集體經濟,優化人居環境,豐富文化生活,追求現代文明,打造充滿活力、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2006年,實現工業產值1.7億元,人均收入達7447元。全村已形成“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富裕文明、安樂祥和”的局面。當你在800畝生態林園中漫步,良田美池一片寧靜溫馨,鱗次櫛比的別墅洋溢著富足的現代氣息。當你欣賞馬莊農民樂團的演出,肯定會贊嘆其蜚聲海外的藝術表現名不虛傳。
構建文化載體,提升生活質量
口袋富了,腦袋也要富。1988年上半年,馬莊村投資12萬元組建了一支農民銅管樂團。十幾年來,樂團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了。1997年和1998年分別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第七套“歡天喜地慶豐年”春節聯歡晚會和《金土地》欄目農村文化展示活動。到現在為止,已演出5000場次,并多次獲得了國家、省、市、縣(區)比賽的組織獎和單項獎。如今,蜚聲中外的馬莊村樂團已經成為馬莊村的一張名片。
樂團的發展同樣帶動了全村生活文化事業的發展。馬莊村投資5萬余元建起了放映隊,堅持每月免費為群眾放映4場電影。投資16萬元建起了衛星接收站,網絡寬帶也進了村,使馬莊人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投資50多萬元建立了農民文化廣場,建成老年、婦女、青年活動中心,全村文化設施建設日臻完善。以此為依托,每周五有周末晚會,夏季每月舉行一次乘涼晚會,每個節日均舉辦慶祝活動,每年的元宵燈會、春節聯歡晚會等搞得熱熱鬧鬧、有聲有色。這些自編自演、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活動把全村人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馬莊現象”。
增強綜合實力
1986年的時候,馬莊村的全部家當僅有四臺破舊的50型拖拉機、一個老式馬蹄磚窯,另加46萬元的銀行欠款,村民人均收人不到600元……馬莊人在村黨支部書記孟慶喜的帶領下,憑著“一馬當先的勇氣,躍馬揚鞭的速度,馬不停蹄的毅力,馬到成功的效率”,開煤礦、建水泥廠,到1996年,組建了省級企業集團,經濟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2001年以來,面對國家對煤炭產業的結構調整,馬莊村黨委一班人及時調整發展思路,以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為突破口,以地方工業為主攻方向,推動工業經濟由傳統型、粗放型向高新型、集約型發展,組織黨員干部跑市場、引項目、搞服務。經過三年多的努力,馬莊村從產業結構調整的陣痛中走了出來,建成了以紡織、食品、建材、化工制造加工為主體的15家核心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2006年實現工業產值1.7億元,實現利稅830多萬元,先后被市、區表彰命名為“工業先進村”、“工業十強村”。
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馬莊村把致富群眾作為重中之重。全村黨員干部針對村民“想致富、盼服務、缺技術、愁銷路”的實際,“帶著感情入戶看看,帶著技術下田轉轉,帶著項目把資金算算,帶著責任把事辦辦”,把帶領群眾致富當成神圣職責,一人領出一群,一群帶出一片。目前,全村有20頭牛以上的養殖戶5戶,有雞鴨2000只以上的養殖戶10戶,有100頭豬以上的養殖戶5戶,有50萬尾魚以上的養殖戶3戶。同時,大力發展運輸業,全村有各種運輸車200多輛,運輸戶占全村的二分之一。現在的馬莊村村民已實現了“十個有”:手中有錢、倉中有糧、老有所養、少有所教、民有所樂、安有所保、病有所醫、訊有所通、水有所送、燒有所供(秸稈氣),2006年人均收入達7447元。
彰顯鄉村魅力
步入馬莊村,映入眼簾的是四通八達的村莊大道,綠樹掩映下的幢幢樓房,姹紫嫣紅的街邊花園,歡快跳躍的廣場噴泉……一派怡人的田園風光。
近年來,馬莊村先后投資200余萬元建設成了現代化的教育設施,投資930萬元進行中心村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修筑水泥、柏油路5631米,安裝自來水管道5842米,架設變壓器15臺。
全村建設樓房420棟,人均住房面積超過了60平方米。建成村民休閑廣場,安裝了室外健身和兒童游戲器材。全村統一栽種了行道樹,修建了花園,綠化面積達到1萬余平方米,美化和凈化了馬莊的環境。
環境優雅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相應跟著文明健康起來。從2001年起,在村-孟慶喜和53戶黨員家庭的帶領下,全村推行旱改廁,建設了水沖廁所,實施旱改廁工程達到400戶,村民水沖廁所建成率達到85%以上。為了解決隨意焚燒、堆放農作物秸稈的農村老大難問題,村集體先后投資80余萬元,實施“秸稈氣戶戶通工程”,全體村民用上了沼氣,真正使老百姓過上了像城里人做飯用燃氣的生活。
建設和諧新村
馬莊村黨委始終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作為思想文化教育的主旋律。每月1日,組織全體黨員、干部、村民職工參加升旗儀式,發表國旗下講話,村民齊聲唱《馬莊之歌》。每月20日,定為以黨員帶頭的全村社會主義教育日。每年11月份定為法制教育精神文明宣傳月。通過各種活動和舉辦各類學習班,培養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馬莊村團委成為“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馬莊村的民兵建設也受到上級表彰。
人管人,管不住,關鍵靠制度。馬莊村結合實際,堅持依法治村,先后制定了《村規民約》、《黨員從政清廉守則》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21項150條,凸顯了馬莊的鮮明特色。馬莊村的家庭檔案制度規定,每戶建立一份檔案,按照每戶一年的尊老愛幼、計劃生育、鄰里關系、環境衛生、遵紀守法等情況分項打分。村黨委為分數高的家庭發放獎金,讓他們上村里的光榮榜,掛星級光榮牌。此項制度的實施,提高了村民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取得了以小家庭的安寧促進社會穩定的效果。
馬莊村還在加大民主管理上狠下功夫。凡是涉及村策民計的事,都必須聽取黨員意見,召開黨委會,實行黨委集體決策制。每10戶選出一個村民代表,村委會的重大決策、舉措都請村民代表參與表決并檢查監督,充分保證了村民代表的權利。十多年來,馬莊沒有一人-,未發生一起-、打架斗毆事件,沒發生一起刑事案件,全村形成了良好局面,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敬業奉獻蔚然成風,和諧社會面貌初現。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的馬莊,正邁著矯健的步伐,高昂金馬精神,沿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道闊步前行,去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參考數據
村莊位置:徐州市東北郊
村莊人口:2340余人
三產總值:1.7億元(2006年)
人均年收入:7447元(2006年)
上繳稅收:830多萬元(2006年)
獲得榮譽:全國文明村、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民俗文化村、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單位、全-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小康建設示范單位、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衛生村、徐州市十大魅力鄉村、徐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十佳示范村、賈汪區工業十強村等
聯系方式
村委:0516—87122427
周邊景點
白集漢墓
白集漢墓是徐州漢文化系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于徐州東北25公里的青山泉鎮白集村,占地四十畝,由漢墓、文物展廳和漢畫像石廊三個部分組成,加上接待用房,建筑面積共832平方米。
白集漢墓是徐州地區典型的石室畫像墓。它用平地起墳的方法把祠堂及前、中、后墓室建立在一條基本垂直的軸線上,然后深埋土中,積土成形,形同覆斗。由于該墓早年被盜,墓內亦無文字可考,故而墓主難以確定。但從墓內漢畫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墓主車騎等級應為年俸四百石左右的官吏;從其居室豪華、賓客宴飲、祭祀場面來看,其家資殷實,財富雄厚。該墓建筑風格巧妙,畫面內容豐富,雕刻技法精湛,是研究漢代建筑和繪畫藝術不可多得的實證。白集漢墓畫像石造型生動,手法多樣,雕刻技法亦進入了非常成熟的階段。其疏密得當、主題突出、層次分明的構圖方法,生動活潑的形象塑造以及畫面中的空間變化和切割,反映了漢代民間畫工們非凡的技藝和漢代藝術粗獷豪放的美學取向。
全國與馬莊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