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孫晶權
0鄉長:宋洪印
二、自然概況
孫吳鎮位于孫吳縣中心地帶,地處縣城城郊,行政面積403.6平方公里,轄大河北、新興、興華、北孫吳、三屯、永躍、鎮南、永勝、興川9個行政村11個自然屯(其中5個村與縣城混居),有農戶2115戶,總人口7387人。全鎮耕地面積6.49萬畝,處于第五積溫帶,無霜期在105-108天之間,年有效積溫在1900℃—2080℃,主要種植大豆、小麥、玉米、馬鈴薯、蕓豆、蔬菜等農作物。草原面積5.09萬畝,適合發展畜牧業。林地面積4.16萬畝,有落葉松、 白樺等樹種,林內盛產蕨菜、木耳、猴頭、蘑菇等山產品。遜別拉河、雞爪河橫穿境內,水域面積4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北黑鐵路、202國道縱貫全境。
三、經濟與社會發展
近年來,孫吳鎮黨委、0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孫吳縣委、縣0確立的“沙棘立縣、牧業強縣、工業富縣”發展戰略,全力實施“四推、兩轉、一區”發展思路,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鎮經濟社會步入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2008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4000萬元,同比增長了8%,全鎮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168.2元,同比增長了6%。
(一)農村經濟呈現了勃勃的生機。種植業發展平穩,完成了科技示范園區、雙高大豆種植示范區、麥豆輪作示范區等一批生產基地建設,雙高大豆、優質小麥始終保持在4萬畝,玉米、馬鈴薯、蕓豆等作物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2008年全鎮綠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0%以上,糧豆薯總產實現1.06萬噸。畜牧業發展迅猛,先后組建了東升、茂田肉牛養殖股份合作社建2個,全鎮建有茂田肉牛、松林鹿場、方舟獺兔、康源豬場、鎮南千頭豬場等標準化養殖基地6個,各類達標飼養專業戶達到59戶,牛、羊飼養量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增長速度,鹿、獺等特色養殖穩步發展。2008年,全鎮牛、羊存欄分別達到3035頭、9024只,大鵝飼養量突破了4萬只,牧業收入達到8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5%。林產經濟發展迅速。建立沙棘、五味子等種苗繁育基地上百畝,沙棘、五味子、水飛薊等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地栽木耳、榆黃菇等食用菌栽培達到80萬袋。多種經營業發展勢頭強勁。加快推進“圍城”戰略,積極發展地產、綠色蔬菜栽培,棚菜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蔬菜種植面積1300畝,成功開發了棚種蒲公英、野草霉等新品種。積極引導鼓勵農民進城打季節工、農閑工,2008年全鎮轉移勞動力1280人次,勞務創收實現600萬元。積極發展加工和服務業,先后建立和引進了乳品廠、鎮南磚廠、永躍面粉廠、塑鋼廠等一批加工企業,餐飲、運輸等服務蓬勃發展。
(二)農村面貌實現新改善。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有利契機,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鎮通村公路硬化率達到100%,村屯巷道硬化率達到47%,磚瓦化率達到80%,有6個村吃上了自來水。2009年,興華村順利地通過了全省新農村試點村驗收,成為全鎮新農村建設的標桿。不斷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加強了文教衛生工作,保留了全縣唯一一所村級小學(綠之風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積極落實了5所村級衛生所建設,群眾看病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一步加大了文化事業投入,多方籌資近百萬元,完成了6個村級活動場所和2個村級群眾休閑娛樂活動廣場建設,文化大院、農民藝術節等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蓬勃開展。市級以上文明村標兵到2個,市級文明單位1個,2006年被授予市級文明鄉鎮榮譽稱號。
(三)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面兌現了各項惠農政策,社會保障政策全面落實,267名群眾享受低保政策,96 %以上的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不斷強化信訪渠道,積極疏導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和熱點問題,社會保持穩定;進一步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多年來沒有發生過大的治安刑事案件和安全生產事故。
(四)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加強。積極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堅持把“先鋒工程”、五星級“-”責任區創建、“爭星升級創五好”等活動與發展主導產業、加快項目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維護社會穩定、推進防火防汛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全鎮五星標準村黨支部達到4個、四星標準村黨支部達到3個。堅持把反腐倡廉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總體工作中,全鎮上下始終保持風清氣正,干部群眾對鎮黨班子及班子成員滿意率分別達到89%和100%,鎮黨委多次獲得市、縣級“五個好”鄉鎮黨委等榮譽稱號。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