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新東村是九都鎮政府所在地,位于九都鎮東部群山秀麗的五臺山下,屬鵬溪流水集點。東與羅東高塘一山之隔,西至湖光水秀的山美水庫,南與彭林村相連,北與新峰村相通,離南安市區40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全村轄6個自然村(即亭后崛、小嶺腳、張嶺、圣論、大嶺腳、坑中),4個生產組(即1組亭后崛、2組小嶺腳、3組大嶺腳、4組坑中),有村民248戶1066人。村委會下設有村老人協會、計生協會、綜治會、治保會,有九都衛生院、九都信用社、九都中學、新東小學、九都鎮學區、九都郵電局、九都老人協會等單位。九五公路繞村而過。全村現有建造于400多年前的亭后祠堂、坑中廣福堂、清水祖師廟、建于清康熙年間的關帝廟、建于200多年前的境主宮廟。這些歷史文物是山美水庫建設時,由九都熱心的海內外鄉賢集資從庫底遷移重建而來。新東村原屬九都公社美陽大隊,1971年并入新民大隊,1972年國家建設山美水庫,新民大隊大部分居民移民外地,遂拆分成立大隊,因新成立的大隊由新民大隊拆出,且地處公社之東,故名新東。1984年改為新東村委會。新東村有田地37.4畝,山地3659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地瓜、蔬菜等。由于山美水庫建設時大量良田被淹沒,新東村民僅靠人均0.04畝山腳水旱地生活,大多田地又土壤貧瘠缺水,山地土質疏松無法種植新炭林,故移民后群眾生活一直較為貧困。改革開放以來,村民走出家門打工、經商、辦企業,人均年收入逐年上升,群眾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98%的群眾住上樓房。同時村委會加大村容村貌的改造力度,改造舊茅廁、架設路燈、水泥硬化村道,使全村居住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先后被泉州市評為寬裕型小康村、文明村,被南安市委、市政府評為五好黨支部、計生“三無”村、三個文明先進村、環境整治示范村、新村建設重點村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