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新寶拉各鎮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厚的民族特色,歷史上水草豐美,曾為"皇室牧場",專門為皇室飼養和供應戰馬及牛、羊。境內最高峰鴻格爾敖包山海拔1650米。鴻格爾敖包旅游景區景觀特獨,植被資源豐富,天然杜松林面積位列國內前列。有蒙、漢、回、達斡爾、壯、滿等十幾個民族。
新寶拉各鎮所在地新寶拉格鎮是新寶拉各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32平方 新寶拉格鎮風光公里。東南距北京380公里,距張家口200公里;西南距集寧170公里,距首府呼和浩特331公里;西北距二連口岸240公里;東北距盟所在地錫林浩特350公里。集通鐵路、呼海大通道、省道208途經新寶拉各鎮,交通運輸便利。通訊網絡覆蓋新寶拉各鎮,程控電話全部實行光纜傳輸,已并入全國通訊網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通訊、互聯網、無線電尋呼網絡均已開通。
新寶拉各鎮植被資源十分豐富,已查明的野生林木共有17科42種。其中喬木杜松2333公頃,黃榆、白榆等31.5公頃,灌木小紅柳36.4公頃,錦雞兒分布最廣,覆蓋面積達3.4萬公頃。牧草種類繁多,其中優質高產牧草主要有:羊草、冰草等數十種,優質藥材以麻黃草居多,年均產量2000萬公斤。此外還有狐貍、草兔、獾子、草蛇等野生動物和20多種鳥類。
新寶拉格鎮農村
新寶拉各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有15個品種33個礦點及石油礦區,礦種有金、銀、銅、鐵、鎢、煤、花崗巖、高嶺土、石英石、石灰巖、螢石等,其儲量和品位均屬上乘。其中:鎢礦石儲量11萬噸,優質無煙煤儲量近3000萬噸,石英石儲量近2.7億噸,花崗巖石中以白、紅、黑三色為主,已探明的和遠景儲量近70億立方米。勘探油田含油量上億萬噸,目前已開采數百口。
畜牧業是新寶拉各鎮的主導產業。2004年牧業年度牲畜62.2萬頭(只)。2003年產綠色牛、羊肉5281噸,奶類2467噸,綿羊毛610噸,山羊絨49噸,牛羊皮29萬張。
-
歷史沿革
新寶拉的歷史,應追溯到公元15世紀北元達延汗時期。1480——1517年,北元達延汗統 新寶拉格鎮一蒙古各部。為鞏固汗位,達延汗調整封建統治秩序,把以前蒙古各封建主的小領域合并為六個萬戶,其一是察哈爾萬戶。達延汗駐帳于察哈爾萬戶境內(今錫林郭勒盟地域),統領左翼三萬戶,派其第三子駐帳鄂爾多斯萬戶境內,統領右翼三萬戶。
達延汗以后,五傳至林丹。林丹汗力圖繼承達延汗的事業,統一蒙古各部。1631年冬,率軍進攻阿魯科爾沁部抵興安嶺東南的西拉木倫河北岸。1632年,后金汗皇太極援助阿魯科爾沁部,林丹汗戰敗,退至歸化城(今呼和浩特)。
清初,皇太極征服察哈爾蒙古后,為滿足宮廷、王公們對肉食、奶食的需要,在察哈爾蒙古牧地上建立小型的馬群、牛群、羊群。1675年以后,清朝政府從察哈爾各旗抽調牧戶,把清初建立的小型馬群、牛群、羊群擴大為4個大型牧場。即:商都牧群(初稱大馬群)、明安牧群(初稱牛羊群)、太仆寺左翼牧群和太仆寺右翼牧群。清末,清朝政府在蒙古地區實行“移民實邊”政策,將內地的大批漢族農民遷移到邊疆地區墾殖,希望通過屯墾,充實邊防。因此察哈爾草原被大量開墾為農田,草場越來越小,牧民不得不逐漸北移。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暴發,清朝政府被推翻,1912年4月,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1914年,中華民國把內蒙古劃分為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特別區。同時,繼續向察哈爾草原遷移大 新寶拉格鎮農村批農民,進行大面積墾殖,并成立招墾設治局,作為招募內地農民和組織開墾的管理機構。到20世紀30年代初,原新寶拉各鎮和商都牧群已遷移到今商都縣和化德縣以北。
1928年,國民政府把察哈爾特別區改為察哈爾省。同年,張家口都統府把察哈爾地區的牧群改為省立模范牧場,其中的商都牧群改為省立第一模范牧場。1934年3月,以德穆楚克棟魯為首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簡稱“蒙政會”)成立。1935年,蒙政會改商都牧群為商都旗。同年,日本侵略軍侵占察哈爾地區。1937年10月。偽“蒙古聯盟自治政府”成立。之后,改明安牧群為明安旗。
1945年8月15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12月,0員陳炳宇等人被派到商都旗和新寶拉各鎮開辟工作。1946年初,商都旗和新寶拉各鎮分別成立了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支會和民主政府。1947年5月,原新寶拉各鎮總管穆格登寶與商都旗上層-羅卜生卻吉尼瑪在-支持下發動叛亂,兩旗支會和民主政府被顛覆。7月,0察哈爾盟工作委員會派副盟長拉木扎布帶領部分干部和戰士來到新寶拉各鎮,組織革命積極分子,建立旗人民政府。8月,在內蒙古自衛軍騎兵十一師幫助下,商都旗也建立旗人民政府和自衛隊。同時,由于工作需要,察哈爾盟工作委員會把商都旗、新寶拉各鎮和明安旗第三、第四佐(原鑲黃羊群)劃分為一個工作區,派0員奇魯巴根和扎木蘇榮到商都旗和新寶拉各鎮負責黨務工作。
-
自然條件
地區降水年降水量267.9毫米,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6--8月份),在牧草生長的關鍵季節(5——8月份)的有效降雨量不足150毫米,降水量少是新寶拉各鎮牧業生產的主要障礙,新寶拉各鎮可利用的地表水 新寶拉格鎮 馬鞍基本沒有。由于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冬季常有黑、白災出現,春季常有沙塵暴發生。
地區降水年降水量267.9毫米,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6--8月份),在牧草生長的關鍵季節(5——8月份)的有效降雨量不足150毫米,降水量少是鑲黃旗牧業生產的主要障礙,全旗可利用的地表水基本沒有。由于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冬季常有黑、白災出現,春季常有沙塵暴發生。地區日照年日照時數3031.6小時,平均日照百分率68%,輻射能143.84卡/平方厘米。地區風力全年盛行西、西北風,年平均風速4.7米/秒。月平均最大風速6.1米/秒。年大風日數平均59天,年最多大風日數121天,各月均有大風出現。瞬間最大風速達26米/秒(10級)。地區氣溫年平均氣溫3.1℃,最熱月為7月份,平均氣溫20.4℃,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6.5℃。終霜晚,初霜早。無霜期較短,平均為120天左右,最大凍土深度154厘米。
地區日照年日照時數3031.6小時,平均日照百分率68%,輻射能143.84卡/平方厘米。地區風力全年盛行西、西北風,年平均風速4.7米/秒。月平均最大風速6.1米/秒。年大風日數平均59天,年最多大風日數121天,各月均有大風出現。瞬間最大風速達26米/秒(10級)。地區氣溫年平均氣溫3.1℃,最熱月為7月份,平均氣溫20.4℃,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6.5℃。終霜晚,初霜早。無霜期較短,平均為120天左右,最大凍土深度15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