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黃島區靈山衛街道李家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284004 | 身份證前6位:370284 |
長途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000 |
隸屬政區:靈山衛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B | |
李家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李家村
李家村位于積米崖港區駐地東南9.7海里的靈山島上。村域東西1.6公里,南北2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已全部退耕還林。
據民國版《膠澳志》記載,此地每逢雨季,山石滾滾而下,堆于村后,故取名鬧石子(村)。因含義不好于1936年改名李家村,位于望海樓西麓,西瀕海,由沙咀子、金家口子村、李家村、打漁口子村、東南溝、南辛莊6個自然村莊組成一個行政村民委員會,現有住戶340戶,人口1100人,姓氏最多的是王姓、李姓、胡姓三大姓,占人口的50%。其次,尚有薛姓、唐姓、殷姓、苗姓、張姓、汪姓等少數居民。
李家村歷史上以農、漁為主,舊社會因地少土瘠,生產工具落后,生產方式原始,生活艱苦。解放后,漁業、農業生產逐年發展,并相繼興辦了工、副業,到上世紀70年代末,又開創了建筑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突飛猛進。近幾年通過對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形成了海洋捕撈與養殖業同步發展的格局。在扇貝養殖、海產品灘涂養殖、苗木種植等產業的帶動下,村級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其中,灘涂養殖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形成了較大的規模,也吸引不少外地客戶到本村落戶搞養殖。2004年總收入15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86元。
隨著經濟的發展,三個文明建設也得到了全面發展。自然村之間硬化了道路,整治了環境。為了發展本村漁業經濟,于1995年底之前,相繼修建了兩個港灣,能容納大小船只200余只。同時,廣泛開展了“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獨生子女戶由村集體統一交納合同保險金,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先后多次被膠南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莊”、“先進黨支部”,被青島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莊”。
聯系電話 86-0532-82171289
全國與李家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