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巖長汀縣南山鎮塘背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821107 | 身份證前6位:350821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隸屬政區:南山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F | |
塘背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塘背村地處閩西山區西部,東與連城縣朋口鎮交界、南與上杭縣南陽鎮相鄰、西與本縣涂坊鎮毗鄰,距廈(門)蓉(成都)高速12公里、距長(春)深(圳)高速13公里,距319國道8公里,是國務院11個農村國家級固定觀察點之一,也是紅色旅游景點之一,羅洪標將軍的故鄉,是勞務輸出一千人以上的村之一,是養豬專業村之一,是烤煙收購每年超3000擔的村之一。全村909戶3523人,15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262畝,山地面積48000多畝,其中竹林面積7000畝。
村級組織健全,經選舉產生村級干部6人,黨支部,村委會交叉兼職,文化素質較高,文化程度都高中畢業以上,全村共有黨員96人,預備黨員5人,女黨員14人。
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優越,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理充沛、光照充足,是塘背河的源頭,無工業污染,是純農業村,主要農產品是烤煙、椒類、檳榔芋、優質稻、蔬菜、綠色食用真菌菇等。
塘背村是紅色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1929年10月塘背羅銘與張赤南部隊發動了由中國農村的二九武裝工農革命-,蘇維埃塘背區所在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被譽為“石灰都刷不白”的村莊,400多名烈士的鮮血灑在祖國的土地上,為共和國的建設和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勛,羅洪標將軍的故鄉。
全村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洗腳上岸長期外出的務工人數達一千多人,分布在北京、上海、廈門、長汀等地,;并在外購建房屋的達200多戶。全村萬頭養豬場3座,5000頭養豬場2座,較小規模的養豬場上百座,都建有沼氣池,改善了生活環境,節約燃料,保證了環境的優美。百分之九十五的農戶都飲上了干凈的水泉水,全村烤煙種植每年達1000多畝,電烤房(大密、小密)達100多座,每年交籌優質煙葉都在3000擔以上。
塘背村在10多年前就開始賞試農村土地流轉,2002年初村民羅火旺、羅偉興等就大膽承包土地126畝,開始種植桂花樹,如今已發展到1500多畝的桂花樹,是中國桂花樹種植最大的村莊,林樹品種有紅豆杉、羅漢松、桂花樹等。
全國與塘背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