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芮城縣東壚鄉城垣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830200 | 身份證前6位:140830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隸屬政區:東壚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M | |
城垣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城垣村位于東壚鄉東部,東鄰許坡村,西接東壚村,南部與崖下崔家、坑南相鄰,北鄰白窩、董壁。耕地面積2238畝,灘地240畝。自然條件差,因溝坡地多,水澆面積占百分之四十。現有農產品小麥、棉花、蘋果等,有衛生所1個,小賣部2個,運輸業4個,油坊1個,人均收入4000多元。
1961年4月從東壚分離,成立城垣村黨支部、村委會,有6個居民組,195戶,744人,勞力470人,全系漢族。城垣村黨支部成立于1961年,有黨員5人,歷時50年,現在黨員21人。
城垣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抗日戰爭時期,張量、張銘、張云等革命青年奔赴延安參加革命。解放戰爭時期,張國基作為黨的地下組織負責人,在本村發展黨組織,秘密開展地下工作。1947年,陳有財、張守策等人領導人民斗地主、分田地、支援前線。農會主席陳有財不幸于1949年冬被孟當石匪幫殺害。1967年架線通電、建磨面廠;1974年建鑼旋高溫軋油房,建立村保健站,組織“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連續幾年代表東壚公社進縣匯演。組織了板報組,建立了圖書室,是農業學大寨的一面紅旗;1976-1980年,參加了大禹渡水利工程的修建,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放土地各家各戶;1981-1983年,蓋4間磚房,鑿修水洞1300多米,全村實現了有線喇叭化,受到縣委的表揚和獎勵;1983-1986年,修防滲水洞1300多米,防滲渠道3000多米;成立“紅白理事會”、“板報宣傳隊”和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實現人均1畝蘋果園;1987年,新蓋教舍8間。1990年,退宅還田擴大耕地40畝,打井1眼。1991年硬化道路4公里,為解決澆地難問題鑿水洞400米,復修水洞1300米,水池1個。1993年修城垣至東壚2公里鋪油,2000年低網改造,2002年修U型黃灌渠2000余米,建水塔一座,鋪設飲水管道3000余米,2004年修城垣至董壁道路鋪油1.2公里。2006年完成城垣至坑南、坑北道路鋪油工程;2008年完成1800米長的巷道硬化工程。2010年重修城垣至東壚2.2公里道路鋪油。
全國與城垣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