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沁源縣王和鎮后溝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431103 | 身份證前6位:140431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隸屬政區:王和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D | |
后溝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后溝村簡介
后溝村位于沁源縣最北部,與平遙銜接。總面積15平方公里,有275戶,1000余口人,12個村民小組,21個村民代表,現有黨員44名,其中女黨員5名,大專文化的兩名,高中、中專文化4人,黨員平均年齡40歲,分兩個黨小組。全村人均收入6千元以上,村集體資產累計1200余萬元。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于2005年8月份籌建,2006年7月份投付使用,總投資200余萬元,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使用面積3500余平方米。兩委班子機構、青年團、婦聯會、民兵連等都設在這里,有黨員活動中心、廉政文化室、村民大會場、農民科技學校、文體活動室等。院內有籃球場、乒乓球、文化大戲臺、便民餐廳、衛生所,是集群眾文體、健身、娛樂為一體的活動中心。
黨員活動中心:一是堅持“一課三會”制度,組織黨員上黨課,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時把上級的有關會議精神傳達貫徹到每個黨員乃至全體村民代表當中;二是召開紀念“七一”座談會,重溫入黨誓詞,牢記黨員職責;三是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使黨員觀念不斷更新,思想政治素質逐步提高。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捐款中,黨員交納特殊黨費8133元,群眾自發捐款6001元。
遠程教育和農民科技學校:一是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確定一名管理人員,黨員群眾每月至少四次收聽收看黨對“三農”的一些方針政策、基本常識和科技知識以及各類致富信息;二是每年特邀我縣脫毒馬鈴薯中心李四水主任和其他講師來后溝村,講解、傳授、培訓農牧方面的有關知識和技術,使干部群眾都嘗到了靠科學
技術種植、養殖的甜頭,特別是馬鈴薯大幅度增產,增加了農民收入,增強了群眾致富的信心和能力;三是利用遠程教育排練各項文藝節目,群眾參與積極主動,熱情空前高漲,真正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廉政文化活動室:一是經常組織學書法。一些書法愛好者經常來學練書法,特別是寒暑假期間,對廣大青少年書法愛好者進行免費輔導培訓;二是圖書閱覽室專人負責,借閱有序;三是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如象棋比賽、籃球、乒乓球比賽。
便民餐廳:每逢紅白大事,大部分村民在便民餐廳包飯,既省心省錢,又便宜衛生。最少給群眾節省10%的開支。
堅持“四議兩公開”,推進民主管理:一是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預備黨員轉正,評定低保、五保對象都要經過嚴格、規范的程序并張榜公示;二是支部、村委所進行的各種事項,從項目到造價,都要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醞釀討論決定,張榜公示;三是細化公開內容,建立公開欄、明白墻,把所辦實事、所做工程詳細公布于眾,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
通過這幾年的活動運作,我們感到這個活動場所,既拉近了干群的距離,又搭建起經濟發展的平臺。可以說干群關系更加密切,鄰里關系更加和睦。全村洋溢著一片團結和諧、奮發向上、欣欣向榮的氛圍。這個活動場所,它發揮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既是提升干群文化素質的教育培訓基地,又是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平臺。
今后我們將更加充分發揮組織陣地作用,更加規范、更加努力地開展各項工作,為后溝村的新農村建設再添新的氣象!
全國與后溝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