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揚中市新壩鎮雙新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1182101 | 身份證前6位:321182 |
長途區號:0511 | 郵政編碼:212000 |
隸屬政區:新壩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蘇L | |
雙新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雙新村位于新壩鎮東部,從實力平平的村莊到現在的鎮江市第一村,雙新村主要得益于貫徹“以工補農、依廠建村、以廠帶村”的方針,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規劃村工業區,依廠建村,并致力增加村民收入,全力促進雙新和諧進步。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2.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3600元。先后獲得“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衛生村”等榮譽。
用好致富檔案推進全民創業
多年來,雙新村緊緊圍繞“富民強村”這一目標,從雙新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把興企強村、富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選準切入點,打好優勢仗,村級經濟發展一直走在全市行政村前列。
改革開放以來,雙新村先后建成了華鵬集團等4家集體企業,吸納了全村近30%的農民就業,走出了一條“依廠建村,以廠帶村”的發展之路。隨著企業改制的深入,村黨委、村委會一班人清醒地認識到,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必須樹立“村產經營”的理念。早在五年之前,雙新村對全村所有農戶家庭成員的就業情況、收入狀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并逐戶建立了檔案。對那些確實有困難的家庭,由村干部掛鉤扶持,或安排到村企業上班,或發展家庭手工業;對那些有一技之長的,鼓勵他們積極興辦個體私營企業,幫助他們解決生產資金和技術等實際困難。推行家庭致富檔案以來,雙新村先后創辦了7家私營企業,有近20戶家庭脫貧致富。今年,全村新增個體工商戶10家,多種經營及服務業12戶,這一成功做法在鎮江市全面推廣,還被中央電視臺報道。
永葆先進性建設新農村
近年來,雙新村圍繞“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整潔、村容優美”的目標,堅持規劃先行,推進整治建設,注重長效管理,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農民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在環境整治上重點突出“五個一”:一河,重點抓好主干河道的清淤疏浚和河岸綠化,填埋老河溝4條,在主干河道兩旁全部栽種香樟、桂花、銀杏、枇杷等植物。一路,將長虹路向北延伸,建成了800米長、5米寬的長虹北路,使主干道貫通,方便村民行走。一區,就是加快小區的整治出新。近年來,村投入30多萬元建起了兩個老年活動中心,并配備活動器材、“村農家書屋”,有藏書近10000冊,投入32多萬元興建了3處文體廣場,增添了居民健身器材,新增綠化面積9000平方米,在村老年協會、村婦代會組織下,村民文化娛樂生活越來越豐富,組建了村老年健身隊、秧歌隊、太極拳、太極劍隊。一埭,結合長虹北路的建設的同時開展老圩埭的整治改造。全面整治亂搭亂建、亂批亂掛現象。規劃老圩埭垃圾池的布點,招聘組建垃圾清運保潔隊伍,新增垃圾箱、池36處,果殼箱60只。一線,將原218省道沿線的環境衛生進行整治。結合揚中市開展的“雙創”工作,對三欄線兩側亂搭亂建、廢舊物品收購站等問題開展集中整治,按照鎮統一要求,增設垃圾池、垃圾箱,使本欄線兩側區域環境更加優化、村容村貌更加整潔。2008年雙新村新農村建設主要實施“六大工程”:一是生態小區建設工程,二是全村道路通達工程,三是農業基礎建設工程,四是雙新農場改造工程,五是長效管理創新工程,六是村民素質提升工程。
參考數據
村莊位置:揚中市新壩鎮東部
村莊面積:3.43平方公里
村莊人口:2890余人
村莊戶數:1010余戶
三產總值:12.6億(2007年)
上繳稅收:1.32億元(2007年)
人均年收入:13600元(2007年)
文教設施:建有一座文體活動中心、提供網絡教育、文化娛樂、體育活動設施
醫保條件: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9.5%,新增參加農村養老保險540人
獲得榮譽: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生態建設示范村、江蘇省衛生村、江蘇省模范村民委員會
聯系方式
村委:0511—82887291
郵箱:xbtw@yahoo.com.cn
相關企業
華鵬集團
全國與雙新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