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多倫諾爾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52531101 | 身份證前6位:152531 |
長途區號:0479 | 郵政編碼:027300 |
隸屬政區:多倫縣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蒙H | 轄區面積:2.2km2 |
人口數量:約10.47萬人 | 人口密度:47591人/km2 |
多倫諾爾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 簡介 |
善因社區 | 善因寺社區位于多倫諾爾鎮西北側,轄區占地面積3.0平方公里,共有常駐居民2107戶7284人,下崗職工287人,個體工商戶160戶,五好文明家庭戶180……[詳細] |
上都社區 | 上都社區位于多倫淖爾鎮新城區,創建于二00三年,是在撤并居委會后重新組建而成的。轄區面積約3、1平方公里,現有住戶3560戶,12620人;轄區內共有黨……[詳細] |
向陽社區 | 向陽社區位于多倫諾爾鎮西南,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劃分11個居民小組,總戶數3056戶(其中常住戶數2502戶,暫住戶數554戶),總人口9118人(其……[詳細] |
興盛社區 | 興盛社區地理位置位于多倫縣舊城,東至東環路,南至南環島,西至西環路與西村相鄰,北至佛殿橫街與福盛社區相鄰,總占地面積1.8平方公里。興盛社區下設九個居民……[詳細] |
福盛社區 | 一、社區基本情況
福盛社區成立于2003年,位于多倫縣舊城區北部,東至濱河東路,西至濱河西路,南至佛殿街,北至濱河北路,面積約2.2平方公里,社區……[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多倫諾爾湖在內蒙古多倫縣北上都河西南岸。從達里諾爾湖西行16公里,便到了多倫諾爾湖。多倫諾爾湖總面積2.2平方公里,湖內多涌泉,水質優良,以盛產鯉魚而聞名。相傳,原來多倫諾爾湖內并沒有鯉魚,康熙皇帝在達里諾爾湖釣過魚后,來到多倫諾爾湖,見湖中無魚,偌大水面,白白空余,便叫人用駱駝從黃河馱來數十尾鯉魚,放養湖中。至今人們仍把多倫諾爾稱鯉魚泡子。當年用牛皮口袋馱來的數十尾鯉魚的后代不斷繁衍,成為這里的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多倫諾爾為蒙古語七個湖泊的意思,位于察哈爾草原的東南部、燕山山脈的北部邊沿地帶,附近有肥沃的草原,草原上有許多小湖泊,烏蘭布通在其東北不足100公里。康熙帝在烏蘭布通之戰后,來到多倫諾爾會見喀爾喀部各首領,是為了安撫他們,在此興建寺廟,更是為了增強凝聚力,統一蒙古各部。這兩座大廟建成后,內外蒙古的王公貴族年年來此聚會,隨行的人員和牲畜很多,因此漢、滿、回族的商販也聚集到這里,供應蒙古人各種生產和生活資料,交換回牲畜和畜產品。于是,在寺廟附近陸續建立了許多房舍,逐漸發展成為街市,人口每年都有增加,街區不斷擴大,形成了一座宗教城市,通常簡稱為多倫。
多倫縣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盟東南端,距錫林浩特、張家口、承德、赤峰等城市的公路距離均為300公里左右。是內蒙古自治區距北京最近的旗縣,航線距離180公里,公路距離360公里。全縣轄2鄉2鎮,人口10.4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8萬人。全縣總面積3773平方公里。
多倫諾爾是清代在內蒙古地區形成的宗教和商業城市。
清王朝統一蒙古各部,對全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特別是對蒙古地區社會的發展,都有其積極的意義。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長噶爾丹,妄圖扭轉歷史前進的車輪,大搞其0活動,率軍攻入喀爾喀蒙古,并以追擊喀爾喀為名,攻入內蒙古境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清康熙帝命親王福全率兵征討,在烏蘭布通大戰中戰勝了噶爾丹軍隊,噶爾丹逃回漠北草原。當噶爾丹攻入喀爾喀時,喀爾喀各部部長率領其部眾和牲畜南逃,越過沙漠來到內蒙古避難。于是,康熙帝在古北口、張家口、獨石口等地發給賑糧,在內蒙古境內撥給牧地駐牧。康熙帝親臨多倫諾爾,召集喀爾喀王公,分別授予汗、王、貝勒、貝于、公等稱號,賜給牧地,任命扎薩克,組建為旗。在這次盛會上,康熙帝決定在多倫諾爾建立一座大型藏傳佛教寺廟,由內外蒙古各旗各派一名-住持,每年或間隔一年在廟內舉一次大會,各旗扎薩克及王公貴族-向朝廷述職,朝廷也可在此對各部進行安撫。從此以后,內外蒙古各旗王公貴族年年-子多倫諾爾,后來清王朝賜寺名為匯宗寺,意為各旗一憎合住在一廟內,象征蒙古諸部統一在清王朝管領之下。清王朝并迎請西藏-章嘉呼圖克圖駐在匯宗寺,主持內蒙古境內藏傳佛教宗喀巴派的傳播。住持匯宗寺的章嘉呼圖克圖為十七世阿噶旺羅布桑卻拉。雍正簾時,章嘉呼圖克圖十八世羅賴畢多爾吉繼位,于是又在匯宗寺西南方新建了一座大寺廟,賜名為善因寺,以供章嘉呼圖克團駐在。康熙帝三次親征噶爾丹,噶爾丹兵敗身亡后,喀爾喀蒙古南部又陸續返回了漠北草原。在承德外八廟未建成以前,蒙古各部汗、王、貝勒、貝子、臺吉等,每年依例到多倫諾爾-。
多倫諾爾的商業非常發達,是察哈爾地方最為繁榮的城鎮,北面可通錫林郭勒以至漠北,廣大牧區的畜產品通過這里運至張家口內,內地的各種商品經由這里供應廣大牧區。由于城鎮人口的日益增多,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為-廟的商人設置了居住區興化鎮,乾隆年間又在興化鎮東側興建了新盛營,這時遷來的回族商人最多。這個城鎮是作為地方物產集散地而發展起來的,當時這一帶地方未被放墾,還沒有農業村落出現,所需食糧全由壩南供給,即指在燕山以南張家口一帶的農業地區提供食糧。1732年(雍正十年)設置了多倫諾爾廳,管轄察哈爾左翼的正藍、鑲白、正白、鑲黃四旗的旗民事務。1734年(雍正十二年)又設置了獨石口廳、連同張家口廳,合稱為口北三廳。多倫諾爾地方由于未放墾,尚未有漢族農民在此進行農業生產,因此多倫諾爾廳的職責不是處置墾殖和漢人事務,不同于其他設置廳縣情況。后來人口繼續增多,又出現了農業墾殖,多倫諾爾撫民同知廳也就管領著漢民事務了。
2000年5月12日朱總理來多倫視察渾善達克沙地生態建設工作,提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緩,綠色屏障,勢在必建”的重要指示,使多倫成為北疆草原大規模開展生態建設的發端地。
多倫縣地處大興安嶺余脈、陰山北麓、燕山余脈交匯處。境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野生植物571種,各種鳥獸31科49種。
多倫縣水資源豐富,是灤河的源頭。現有1.3億立方米水庫、0.26億立方米水庫各一座。
多倫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初步探明的有褐煤、鐵、金、銀、鋅、瑩石、珍珠巖、瑪瑙石、水云母、石灰石等18個礦種,礦化點27處。
縣域經濟正處在農牧業經濟為主向式業型經濟過渡時期。200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7億元,近三年增長1倍多,開創了工業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財政收入達到1.54億元,三年增長5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2億元,三年增長16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年純增2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三年純增1000元以上。
開放的多倫正面向首都經濟圈,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繼續圍繞生態固基、養牛富民、工業強縣、旅游興商的總體思路和建設生態大縣、養牛大縣、旅游大縣、能源大縣的奮斗目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一年來,我縣先后獲得了全國綠化工作先進縣、全國森林資源管理先進集體、國家級經濟普查先進集體,自治區六星級文明城鎮、自治區綠化杯、全區義務植樹獎、全區農田草牧場水利基本建設獎,全盟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地區、全盟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成績突出獎、全盟招商引資先進地區、全盟利用外資先進地區、全盟圍封轉移先進地區、全盟林業生產建設綜合獎、全盟公路交通建設先進縣、全盟財政收入上臺階獎、全盟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地區、全盟學校布局調整先進地區、全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績突出獎、全盟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先進集體、全盟文體工作先進地區等稱號。全縣共有55個單位獲得83項國家、自治區和盟里的獎勵。加之此前獲得的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文物保護工作先進縣、全國小城鎮管理先進縣、全國廣電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該縣近幾年來已榮獲19項國家級表彰獎勵。
全國與多倫諾爾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多倫諾爾鎮區劃
152531101001 121 興盛社區
152531101002 121 福盛社區
152531101003 121 上都社區
152531101004 121 善因寺社區
152531101005 121 向陽社區
152531101200 220 團結村
152531101201 220 雙井子村
152531101202 220 勝利村
152531101203 220 黑山嘴村
152531101204 220 新民村
152531101205 122 中村
152531101206 122 西村
152531101207 220 南村
152531101208 220 北村
152531101209 122 東倉村
152531101210 220 富泉村
152531101211 220 水泉村
152531101212 220 二道洼村
152531101213 220 盆窯村
152531101214 220 小營盤村
152531101215 220 新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