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村情概況
谷增村距鄉政府5公里,全村轄12個村民組,319戶共1295人,村寨居住分散,苗族、布依族占全村總人口數55%。耕地面積1518.9畝,其中:田671.5畝,土847畝,人均基本農田0.34畝,人均林木面積0.5畝;有“馬鈴—林卡”公路貫通全境,村境內有河流3公里,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有清澈見底的鹽井龍潭、著名學者徐霞客曾經走過的古石橋, 充滿探險意義的風洞。生態農業取得較快發展,村內發展香菇種植大棚規模達50個(標準化大棚),已建成“國家級食用菌示范基地”。冷水養育場1家,養殖水面2畝;種植蔬菜面積達300余畝,建成“村莊整治示范點”一個,形成了具有馬鈴特色的生態文明新農村示范點。
馬鬃嶺組基本情況
坐落于谷增村大山頂上的馬中嶺村民組,是一個民族文化底蘊非常濃厚的苗族村寨。該組有村民17戶、人口69人。由于該組交通不便,2002年,實施了異地搬遷工程,在馬鬃嶺山下的鹽井組新建住房13棟,維修安裝完好。但由于群眾生活不便,新建的B棟搬遷房屋現處于閑置狀態。
鹽井組基本情況
鹽井村民組坐落于“馬鈴—林卡”公路旁,有村民25戶,人口106人,田土面積180畝,集中在鹽井田壩及公路沿線。是一個布依文化較為濃厚的民族村寨。該村民組依山絆水、山青水秀,古木昌翠。有鹽井龍潭、石拱橋、河流、香菇基地、中華鱘特色養殖基地等,與馬中嶺搬遷新村溶為一體,新農村特色較為鮮明。
舊院組基本情況
舊院組與鹽井村民組毗鄰,坐落于“馬鈴—林卡”公路旁,是谷增村村委會所在地。全組有農戶25戶,人口100人。組內有良田25畝,主要發展香菇生產、豆腐加工、烤米酒等。2009年,舊院組作為村莊整治示范點開工建設,完成了全組25戶農戶房屋統一外觀立面整治,實施完成了串戶路、排污溝、花池、河道綠化、香菇基地環境整治、冷水魚場環境整治等工程,村容寨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是全鄉乃至全區新農村建設的一個亮點。
二、資源優勢
(一)生態優勢
谷增村西面有部隊的原始森林,有多年保護好的天然林,天然林和人工林覆蓋全村荒山空地。有獨特良好的鹽井龍灘,龍灘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風洞關風洞,位于青(巖)——林(卡)公路中寨段北側,全長1.5公里,洞內鐘乳石林立,千姿百態,頗為壯觀,是喀斯特地貌與自然界的完美融合,是旅游、科考、探險的好去處;沿河兩岸土地肥沃,水量充沛,氣候溫潤,無污染的村情特征,特別適宜生態農業的發展。是一個宜居、宜游、宜發展生態農業的好地方。
(二)人文資源優勢
谷增村鹽井石拱橋歷史悠久,據考證,鹽井石拱橋修建于明清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相傳,徐霞客曾經過此橋。
(三)民族文化優勢
谷增村舊院、鹽井、馬中嶺村民組是我鄉的少數民族村寨,匯聚了布依族、苗族兩個主體少數民族。其布依族、苗族文化氛圍尤為濃厚。民族節日豐富和濃重,境內相當盛行嗩吶、蘆笙等民間樂器,大多是苗族男子演奏,嗩吶演奏多用于喪葬,蘆笙演奏多數是外出參加苗族節日慶典山歌是境內布依族、苗族反映勞動、時政、愛情、婚姻、生活等諸多內容的特有形式。山歌多傳唱流行于七、八十年代,特別是在“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傳統節日里更為流行。
三、發展思路
鄉黨委、政府堅持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生態文明鄉”建設戰略,堅持以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為主線,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努力將谷增村鹽井、舊院打造生態農業和民族文化休閑度假旅游的生態文明新農村示范點。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一是加大蔬菜種植的扶持力度,繼續支持鼓勵農戶大力發展豌豆、豇豆、黃瓜等無公害蔬菜種植,進一步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支持天齊香菇基地進一步擴大香菇大棚規模,探索發展香菇原材料經濟林建設,擴大香菇產能,大造蔬菜生產基地。二是擴大特色水產養殖規模。發揮水資源優勢,以冷水魚特色養殖為重點,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打造特色水產養殖基地。
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銷售業。支持舊院村民組14戶豆腐加工戶、4戶米酒加工戶進行標準化改造,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支持鼓勵天齊公司在我鄉建立對外銷售平臺,逐步形成產、供、銷于一體的產地市場。
大力發展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服務業。以冷水魚為品牌,打造特色飲食一條街;探索對鹽井村民組的整體包裝和開發,努力形成集休閑度假、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少數民族休閑度假村。
(四)以馬鬃嶺組移民搬遷房為載體,整合資源,將現有閑置房屋通過招商出租等形式,發展庭院經濟、老年公寓、“開心農場”等產業。
--人口總數:1374人 農業人口:1374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27.4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518.9畝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 發展口號:走科學發展路,建生態文明鄉
--所轄村:七一橋,鹽井 生產總值:23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水稻,玉米 名特產品:冷水魚 辦公所在地:鹽井組
--自然條件:山區 資源: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