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德化縣楊梅鄉西乾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526200 | 身份證前6位:350526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隸屬政區:楊梅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C | |
西乾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西墘村
西乾村位于楊梅鄉東部,距鄉政府8.5公里,海拔720米。村落散布于天花寨(海拔1124米)南麓坡地,有西乾、白洋山、扶楓林、丘埕山、紅菇林、虎頭山、雙髻山等7個自然村落,7個村民小組,155戶596人,均系漢族,有方、溫、涂、胡等姓氏。全村土地總面積23.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1畝,林地面積33499畝,森林覆蓋率83.3%,木材蓄積量179799立方米。原有銀杏7株,1999年以來新植100多株。
西乾村因地處白洋山和黃獅格西,上寨山半扁而取名。明代屬常平鄉楊梅中團,清代屬梅中里梅峰社,1955年建為西乾鄉,公社化時設西乾大隊,1984年改制設西乾村委會。原村委會駐白洋山,1999年在西墘新建村部。民國初期蘇億為響應孫中山革命,揭竿起義,擇取易守難攻的天花寨為大本營,與北洋軍閥李厚基進行浴血奮戰。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傅鏞曾在西乾的扶楓林插隊落戶,對西乾村的事業給予大力支持,1996年他組織捐資10多萬元給西墘村作為助教助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入學,并在扶楓林建校舍1座。扶楓林有一獨特景點——“一支燭”,山的形狀如一支立著的臘燭,景色十分壯觀,堪稱一絕。
西乾村有黃金、銅礦、石板材等礦藏,水利資源豐富。境內建有扶楓林電站(裝機容量1260千瓦,股份制)、同發電站、紅菇林電站、雷潭二級電站、雷潭三級電站、東頭坂電站、3.5萬伏變電站。經濟農林并舉,兼開采黃金邊角礦。農副產品主要有木、毛竹、筍、筍干、香菇、松脂、紅菇、茶油、板栗、李、柚等。1996年已基本達到小康生活水平。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300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796萬元,農業產值208萬元;企業產值3242萬元;村財收入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54元。
西乾村原設有小學l所,原在白洋山,現遷至西乾,2004年市局調整并入楊梅中心小學;設衛生所1所。已實現各自然村落通公路,通程控電話和廣播電視,建有衛星地面接收站。西乾農民別墅新村建設是全縣新村建設的精品,1999新建農民別墅20幢、村部l幢,外型精美,別具一格,富有田園風光。
全國與西乾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