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清流縣龍津鎮俞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423100 | 身份證前6位:350423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隸屬政區:龍津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G | |
俞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俞坊村簡介
一、俞坊村地處清流縣龍津鎮北面距縣城7公里,東與大路0界,南與供坊村相接,西與基頭和暖水村相連,北與下戈交界,全村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由俞坊組楊坊2組,楊七坑組秋口組,里地2組,東戈組,寨上組共組成,全村有耕地面積1256畝,林地面積14000余畝,2010年全村總戶數269戶,人口1048人,高中文化程度,有研究生2人,全村文化普及率達高小以上水平,2010年村財收入 元,村民人均收入 元,1990年至今俞坊村委會連續幾年被評為市、縣、鄉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二、本村歷史
俞坊村歷史悠久,遠近揚名,人杰地靈,于宋朝末年建村住戶,解放前屬城鎮,供戈堡轄區1933年毛主席率工農紅軍在此經過曾成立蘇維埃政府,辦公地點設于陽坊組仙公廟。1955年成立高級社互助組,直至58年成立人民公社,59年設立城北管理區,62年與下戈大隊分隊,經上級批準成立陽坊大隊,秋口和寨上移民是1971年搬遷入戶陽坊大隊,陽坊大隊成立以來群眾思想覺悟高,干群團結,生產積極性非常高漲,連續幾年縣鄉在陽坊大隊搞農業試點村,縣、鄉兩級多次在陽坊大隊召開農業現場會。后經1982年地各普查時變更為俞坊村。
三、本村特色,建筑、土特產情況
如俞坊村陽坊組有仙公廟一座(舊址),羅氏宗廟,張氏宗廟,俞氏宗廟,里地楊氏宗廟至今保存無損,俞坊村兩面環東,依山傍水,鳥語花香,當中一條小河從村前[穿過,是人們休閑度假好去處,土特產豐富,甲坑有原始森林,寨上有天然林盛產紅菇、香菇、煙葉、柑桔、中草藥、筍干、土雞、土鴨,遠近揚名。
四、本村產業發展情況:
如俞坊村以種植水稻、柑桔、烤煙、紅心地瓜、老鼠干、水稻雜交制種,毛竹村基地。
1、本地產業情況
如俞坊村以種植水稻、烤煙、紅心地瓜、筍干、水稻制種,村民上山采中草藥出售,水稻種植面積1025畝,產量560噸,烤煙20擔,雜交制種210畝,產量9.8噸,筍干800斤,村民上山采中草藥220斤,勞務輸出所創經濟收入1230余萬元,烤煙是俞坊村收入主要經濟來源,1985年推廣種植面積400余畝,產量 萬斤,1995年擴大種植面積600余畝, 萬斤。
3、俞坊土地肥沃、平坦,交通條件發達,水利資源十分豐富,縣第二自來水廠建于俞坊,同時俞坊勞動力資源豐富,是國外、國內商人投資辦廠首選之地。
4、1994年老里地由于受到地質危害兩小組搬遷,重建新村,建成面積7000平方米,房屋62座,全村95%農戶住上新房,2005年,全年有電視機586臺,電話205部,2010年添置移電話786部,冰箱168臺,新購小車15輛,摩托車265輛。
六、基礎設施情況:
1992年在市財政的資助下,建成村部至楊七坑水泥路500米,2006年建成楊七坑至里地水泥路3公里,2007年至2008年完成500畝耕地平整,2009年在楊坊組建大橋一座,同時沿河建河堤一條長達300米,同時進行煙基地心造,建煙地水渠12條,開通煙地機耕道9條,鋪水泥路一條約500米。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