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利州區嘉陵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0802002 | 身份證前6位:510802 |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017 |
隸屬政區:利州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川H | 轄區面積:5.7km2 |
| |
嘉陵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嘉陵街道位于廣元市城區中部嘉陵江與南河交匯處,西面臨江,南面臨河。東北部為丘陵,為眾多風景秀麗的小丘組成,最高為鳳凰山,海拔563.5米。西南為嘉陵江、南河沖積平壩,由漫灘和一、二級階地組成,平均海拔480米。年均氣溫16.1○C,極端氣溫最高38.9○C,最低-8.1○C。年均無霜期262天,最長295天,最短207天。年均降水987.8毫米,最多1518.1毫米,最少580.9毫米。年均晴天21.4天,陰天199.3天,霧日6.2天。氣壓最高965.9毫巴,最低947.4毫巴。風以偏北風為主,年均風速1.7米/秒,最大可達40米/秒。嘉陵江年均流量198立方米/秒,南河21.4立方米/秒。地下水以漫灘和一級階地最豐富,單井桶水量1000—5000噸/日。過境水徑流量64.41億立方米。
自東晉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廣元建縣以來,歷為府、州、縣治地,“邑名寧武、劍外、小益”。清末實行自治改為城廂。民國29年(1940年)實行聯保改為漢壽鎮(以境內有漢壽水故名)并轄城鄉20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6年12月改為嘉陵鎮(以瀕臨嘉陵江故名),轄16個居民委員會。1978年8月,轄城南、城北、東壩、河西4個街道辦事處36個居民委員會。1984年7月,增轄東壩、工農2鄉18個村,實行“以鎮帶鄉”。1985年6月廣元建市,改為廣元市市中區嘉陵鎮,為廣元市人民0治地;10月31日,撤銷嘉陵鎮建制,并撤工農鄉、城南、城北街道辦事處,合并建立廣元市市中區嘉陵街道辦事處,為科局級,屬市直管,并轄工農村民辦,城南、城北居民段9個村19個居委會。1986年11月,改屬廣元市市中區中心區。1987年5月,廣元市0移治東壩街道。1989年9月,撤銷中心區,改屬市中區;撤銷工農村民辦,建立工農鎮,仍屬嘉陵街道辦事處。1992年10月,撤小鄉并大鄉,工農鎮劃出改屬市中區;并撤城南、城北居民段,改居委會為直轄。1994年9月,千佛居委會劃屬工農鎮;12月,轄26個居委會。2000年設有黨政、社會事務與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經濟發展等辦公室和財政所。轄區幅員面積5.7平方公里,西起嘉陵江,東鄰東壩街道,南連南河街道,北界工農鎮。總人口16151戶49582人。設治下河街59號.
工業方面:建市初,有街道企業24個,村、組、聯戶、個體企業150個,總產值268萬元。1988年政企分開,加大企業自主權,1992年進一步解放思想,大力發展企業,1995年,購筑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結構,大力發展非公有制企業,企業發展至1533家,總產值20793萬元。2000年,通過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老城改造,企業增至2500家,總收入達22500萬元。
商業方面:建市時,有街道商業攤點16人,產值104萬元,個體工商戶150家,產值80萬元。1993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1995年,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私營個體商業發展到1497家,從業人數3163人。1996年,舊城改造,新建街道樓房一、二層均建為營業場所,并建成大型專業市場、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綜合市場30余處,僅中新商場占地達40余畝。舊城經過改造成為新的商業區,商品種類齊全,貨物應有盡有,可滿足顧客選購。2000年,私營、個體工商戶達5000戶,營業額實現5億元。
交通運輸方面:建市時,廣達、廣昭、川陜公路均于轄區交匯,道路狹窄擁擠,經常堵塞車輛,1987年蜀門大橋建成通車,1988年利州東路平橋至轉盤建成通車,1990年,蜀門北路建成通車;12月,川陜路改經南河街道,1991年建濱江路,1994年建成濱河路,1995年,皇澤大橋竣工,1996年,環城北路竣工,舊城改造啟動,1998年,108國道建成通車,城市交通里程達20公里。道路兩側植行道樹、風景樹、綠化帶,安裝有路燈,主道均寬30米,主街均寬20米,巷道均寬10米,路面均為鋼混結構,并設人行道、盲道,交通設施齊備,街巷均與主道相通,并可直達108國道、212國道、廣成高速、火車站、機場;公共交通線路增至9條,車輛增至118輛,可滿足市民需求。
城市建設方面:1988年起,將廣旺公路建成利州東路,將東風中、北路擴建成蜀門北路,將東風東路擴建成利州西路,將財神樓河壩建成街區,1996年實行老城改造,2000年,主城區除部分地未竣工外,建成街道20公里。街道樓房除河街西側因地質狀況為三樓一底外,余均為7層以上,房屋均為鋼混和框架結構,內外裝飾,建筑風格各異,一、二層均為營業用房,三層以上為商住樓,式樣新穎,寬敞明亮,水、電、氣設施齊全,下水道并設雨水井、檢查井,全部實現水污分流,且江、河防汛堤高9—13米,可抵御百年不遇洪水。
文化娛樂體育方面:建有女皇影視城1座,藝術劇院2座,圖書閱覽室1處,書店、書攤100余家,街道文化活動場所7處,電玩、舞廳、茶園100余處,有鳳凰山公園、嘉陵廣場、4.6公里長的濱江濱河綠帶以及游泳池、滑冰場,學校運動場等。
教育方面:有幼兒園30余家,小學3所,初級中學1所,中等教育學校3所,成人教育學校4所,5個高等院校函授點,有特殊教育小學1所;初等教育入學率、畢業率、升學率均為100%。宗教方面:有天主堂、福音堂、清真寺、金魚山拱北,1986年起已陸續開放3處。
衛生方面:有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廣元軍分區長城醫院、中廣職工醫院、市急救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站、市疾控中心等醫療保健機構以及私營醫院、個體診所60余家,市一醫院和市中醫院均為國家三級醫院,設備精良、技術先進、科室齊全,極便于患者就診。
計劃生育方面:2000年,計生率9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郵政電信方面:郵政全部實現自動化,并應用電腦處理郵政業務,函件、包件、匯兌均極方便快捷,報刊雜志發行達500余種100000份;電信1989年即進入全國自動網,1998年與郵政分離,網通、鐵通、聯通、移動等公司發展迅速,2000年,轄區用戶電話普及率達90%,移動電話普及率5%,公話亭、公話超市320余處,IP電話30余處,學校機關普遍安裝程控電話,學校均建有多媒體計算機室,互聯網撥號上網1500余家。
環境保護方面:1996年,舊城改造中下水道實現雨污分流,1998年建成垃圾中轉站10個,環境衛生硬件設備得到改善,通過河流污染整治,煙塵整治、噪聲整治,2000年,大氣總量懸浮微粒年日平均值(ISP)恢復到0.215mg/立方米,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5%,地表水高錳酸鹽指數2.48mg/立方米,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9.9aB(A),煙塵控制區覆蓋率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3.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82%,環境保護投資指數1.39%,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為零,2級以上空氣環境質量年天數達238天。隨著廣元市人民0“兩江口生態環境工程”和“嘉陵江涌水工程”啟動,轄區城市景觀將更為豐富,城市功能將更加完善,科技含量將大大提高,山水園林城市指日可待。
全國與嘉陵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嘉陵街道區劃
510802002001 111 將軍橋社區
510802002002 111 大華社區
510802002004 111 北街社區
510802002005 111 市場街社區
510802002008 111 平橋社區
510802002009 111 鳳凰山社區
510802002010 111 建設路社區
510802002012 111 下河街社區
510802002013 111 南街社區
510802002015 111 上河街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