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潮透村 | 潮透村是江門市新會區大澤鎮一條行政村,是一個革命老區,是新會區一個較邊遠山區,毗鄰鶴山市共和鎮。全村現有人口1295人、343戶,分布有5條自然村。耕地……[詳細] |
牛勒村 | 大澤鎮牛勒村位于大澤鎮的西邊,毗鄰潭江,省道新開公路橫貫南北。轄下12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100多人,總耕地面積1226.75畝,其中水稻面積626.……[詳細] |
北洋村 | 北洋村位于新會區大澤鎮新開公路沿線,總面積3.8平方公里,全村共2429人。東至牛勒村,南至潭江堤,西至沿江村,北至田金村。北洋村以種植水稻、柑桔、香蕉……[詳細] |
田金村 | 田金村基本情況簡介 一、村基本情況: 田金村座落于大澤鎮西邊,省道新開公路橫貫東西。總面積:4.1平方公里。轄區有17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詳細] |
張村村 | 張村座落于在省道新會新開公路與沿江交界的一個村莊口進入,經過一段約2公里隧道式的村道就到的張村鄉,轄下共13個自然村,人口約2760人,現有農戶700戶……[詳細] |
沿江村 | 沿江村概況:沿江村位于大澤鎮的西面,四面環水,毗鄰司前。省道新開公路橫貫南北2公里,轄下17條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本地人口3400多人,耕地面積14……[詳細] |
沙沖村 | 沙沖村位于新會區大澤鎮的西面,毗鄰司前鎮,地處新開公路沿線兩旁,下轄16個村民小組,有常住人口2850,外來人口2000人,人黨支部現有黨員83人。主要……[詳細] |
大澤村 | 大澤村概況 大澤村座落于大澤鎮府北面,東與小澤村相連,西南面與文龍村相交,北面與潮透、杜阮相接。轄下17條自然村,22個村民小組,本地人口4300……[詳細] |
文龍村 | 文龍村基本情況簡介 一、村基本情況: 文龍村座落于大澤鎮中心,毗領潭江,省道新開公路橫貫東西。總面積:4.5平方公里。轄下6條自然村;15個……[詳細] |
小澤村 | 小澤村基本情況簡介 一、村基本情況: 小澤村座落于大澤鎮較近大澤中心,毗領潭江,省道新開公路橫貫東西。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轄下13個村民小……[詳細] |
五和村 | 五和村基本情況:五和村位于新會區大澤鎮的東面,毗鄰會城街道,地處新開公路沿線兩旁,下轄18個村民小組,有常住戶1000戶,常住人口3800人,外來人口3……[詳細] |
李苑村 | 李苑村位于新會區大澤鎮東部,毗鄰潭江,省道S364線橫貫東西,市公共汽車直達,交通方便,全村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轄下8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400多人,……[詳細] |
蓮塘村 | 大澤鎮蓮塘村是新會大澤的東大門,東鄰會城鎮,南靠潭江。轄區面積1.42平方公里,村內交通發達,新開一級公路橫貫全村,地勢依山傍水,水陸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詳細] |
同和村 | 同和村座落于大澤鎮東面,地處圭峰山西部腳,毗鄰新會區五和農場,人口有1200多人,除了部分外來媳婦,其他都是客家人。100多年前,這些原籍惠州的客家人祖……[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大澤得名于南宋景炎年間(1276-1277年),當時多沼澤地,故名大澤。位于新會市中西部,東接會城鎮,南臨七堡鎮,西鄰司前鎮,北連鶴山市和杜阮鎮,新開公路貫通境內,潭江岸線12公里,水陸交通方便。1996年,全鎮土地總面積86.69平方公里,其中年末實有耕地面積24084畝,總人口39744人,轄18個管理區和1個墟鎮,首批列入廣東省工業衛星鎮。全鎮旅外鄉親2.6萬人,主要分布香港、澳門、東南亞、南北美洲。鎮政府設在大澤墟鎮內。大澤地理環境優越,背山面水,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經濟持續穩步發展。199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為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0%,在鎮區戶三種經濟成份中尤以私營經濟發展最快。大澤革命老區多,其中田金為革命戰爭時期著名的紅色根據地。【農業】 1996年農業總產值1.271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一是糧食增長。全年水稻種植面積3.5萬畝,總產13125噸,畝產365公斤,總產、畝產都比1995年增長,按時完成國家糧食入庫任務。二是優質水產養殖穩步發展。塘魚養殖面積7078畝,總產3064.77噸,畝產433公斤,總產、畝產分別比1995年增加56.6噸和8公斤,以四大家魚為主,并開發羅氏沼蝦、鱉、塘虱等優質水產品養殖。三是生豬產銷兩旺。1996年生豬飼養量5.5215萬頭,上市量3.589萬頭,存欄量1.9325萬頭,均比上年有較大的增長。四是三鳥生產有較大的發展。1996年三鳥飼養量231萬只,上市量140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10%和8.2%。五是利用近郊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生產,種植面積不斷擴大,1996年常青面積4100畝,比上年增加500畝。六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扎實開展,兩年共投放資金300多萬元,按百年一遇標準加固牛勒潭江堤1公里,姚旗圍堤0.8公里,完成1.3公里蓮塘浪損圍堤達標工作及牛勒現代農業示范片三面光渠,修整歐道山塘和神仙腳山塘。【工業】 堅持“工業興鎮”的戰略思想和“鎮區村戶一齊上,多種經濟成份一齊上,大中小項目一齊上,高檔次和有市場的項目一齊上”的方針,大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外向型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特別鼓勵扶持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使全鎮工業生產保持穩步發展。1996年,全鎮各級企業已發展到1297家,其中個體私營企業1257家,從業人員7834人。.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