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盛家埭村位于朱家角鎮北1.5公里處,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處,東接山海橋村,南依大淀湖,西傍朱昆河,北靠西洋淀,四面環境宜人,水質清澈,鳥語花香,百果園更是一個農家旅游勝地。盛家埭村由唐家浜、盛家埭、東小漕港(果園)、西小漕港、葉蕩5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組成。由于2004年列入區域規劃——古鎮開發建設范圍,現已有9個村民小組動遷,是一個部分拆遷的基層行政單位。盛家埭村依水傍湖,歷來是古鎮民間傳統搖快船、唱田歌發源地之一,在松江、昆山、青浦等地傳統習俗節慶活動中嶄露頭角。 改革開放以來,盛家埭村經濟發展明顯。70年代村級企業僅有1草編織廠,至90年代,先后創辦金屬發黑廠、五金廠、拉管廠、金屬編織廠、鉸鏈廠、紡織機械廠、電器配件廠、鋁合金門窗廠、長毛絨玩具廠等8家企業。1993年起,對7家虧損企業陸續注銷關閉。1998年對盛家埭五金廠實行轉制。 長期以來,村民以種植糧油作物為主,經濟效益頗低。80年代中期開始,村民陸續開始飼養蛋鴨,飼養戶達100多戶,1987~1989年,全村飼養蛋鴨10多萬羽,成為遠近聞名的蛋鴨村。 盛家埭村于1991年以后連續三屆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1994年被評為市農口系統文明單位。60年代初辦起村醫務室,先后更名為合作醫療站、村衛生室。1990年,村民全部用上液化氣,全村通水泥路。1991年,村民全部飲用自來水,并全部用上抽水馬桶。1993年,全村家家通汽車,是鎮上第一個實現婚喪喜事不用船的村。1997年實現了電話村。1998年達到區衛生村。2000年全村基本實現閉路電視入農家。農村初級醫保達93%,個人社會保險投保率達63%。80年代中期開始,家家住上新樓房。村里建有老年活動室、為農綜合服務站。每年多次組織電影下鄉、文藝劇團演出。由自然村葉蕩村,西小漕港村、唐家浜村、盛家埭村、東小漕港(果園)村組成。總人口1549人,總戶數396戶。其中:本村人口1380人,農保人口424人,鎮保人口935人,城保人口21人;外來人口169人。耕地469.00畝,糧田0.00畝,常年菜田0.00畝,林地477.00畝,魚塘39.00畝,畜禽場0.00畝。我村2008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213.00萬元,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945.00元。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