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殷巷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0115002 | 身份證前6位:320115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隸屬政區:秣陵街道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蘇A | |
殷巷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殷巷社區
殷巷社區(村)位于秣陵街道中部偏北,東與下墟社區相鄰以寧溧公路為界,南與東南社區相鄰以吉印大道為界,西與青源社區相鄰,北與湖濱社區隔牛首山河相望。境內雙龍大道貫穿南北,誠信大道縱橫東西。向南不足20公里即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北距江寧區政府駐地東山不足7公里。社區總面積5.1平方公里,總戶數1652戶,總人口5319人,總勞力2849人,已就業2421人。全社區下轄9個自然村(殷巷街上、西莊、小巷、桃園、張莊、鋪南、鋪北、馬村、亭子口),分為35個村民小組。社區駐地殷巷集鎮,距秣陵集鎮不足8公里。
[沿革及主要領導]
由原九龍、殷巷兩個社區于2007年3月底合并而成。殷巷社區是前殷巷鄉政府、前百家湖街道駐地。1958年東山人民公社成立,鋪崗、殷巷兩個高級社改名為鋪崗、殷巷大隊。1962年,殷巷從東山公社分出單獨成立殷巷人民公社,鋪崗大隊、殷巷大隊屬殷巷公社管轄。1983年,殷巷人民公社改稱殷巷鄉,鋪崗、殷巷兩個大隊改稱鋪崗村委會、殷巷村委會。
2002年初百家湖街道成立,鋪崗村、殷巷村屬百家湖街道管轄;同年4月為適應城市化進程需要,鋪崗村改稱九龍社區、殷巷村改稱殷巷社區。2006年3月,九龍社區、殷巷社區屬秣陵街道管轄。2007年3月,九龍社區與殷巷社區合并成為新的殷巷社區。
[農業生產與經濟發展]
殷巷社區地處大馬墩圩區。境內除崔家山、張莊少部份小丘陵外,3800多畝田都是圩田。舊時因圩堤單薄,水系混亂,糧油產量極低。干旱年成張莊村自然村120畝崗田要四五道水車翻水灌溉。故有俗語說:“有女不嫁張莊村,扁擔頭上放路燈,車斷兩條黃瓜腿,篤斷多少茅草根。”新中國建立后大興水利,新挖三橫溝、二縱溝,平整土地500多畝,新建林塘、段塘、亮斗門機電排灌站,基本做到旱澇保收,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20世紀70年代,殷巷公社實行油菜種植“黃籽改黑籽、點播改移栽、田間揉籽改場頭堆脫”三改措施,殷巷大隊油菜單產多年處于全鄉領先地位,其中小殷巷二隊近百畝油菜,1979年畝產創280公斤新高。
1991年殷巷村首家企業殷巷五金鍛造廠成立,此后又相繼成立殷巷鑄鋼五金廠、殷巷第二標牌廠、南京求精廠等。進入90年代,隨著江寧經濟開發區的建設,殷巷的工業發展進入全新時期,通過招商引資已成功引入順明管道(南京)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入駐殷巷工業園。(見附表)
文教衛生等社會事業]
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開展迅速。到2006年社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率達98%,自來水入戶率達100%,家家通上有線電視,電話安裝率達90%,400多戶擁有私家轎車;現有電動自行車1300輛,摩托車860輛。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加強,社區成立了老年學校老年人腰鼓隊及殷巷石鎖隊。其中石鎖隊在當地小有名氣,參加民間賽事活動多次取得好成績。據老人們講,社區境內曾有江南第一名剎清水亭大廟,又名宏靈寺,遠近聞名。該廟有殿堂房屋九十九間半,每年三月十五慕名香客絡繹不絕,可惜被毀于日寇侵華時的戰火。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