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市云夢縣倒店鄉陸洼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20923200 | 身份證前6位:420923 |
長途區號:0712 | 郵政編碼:432000 |
隸屬政區:倒店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鄂K | |
陸洼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1、基本情況
位于鄉政府東南部,西連方崗村,北接小羅,東靠六李,南鄰塘陳。據2009年統計,總戶數421戶,人口1789人,耕地面積2035畝,旱地156畝。下轄小饒、大饒、陸洼、楊洼、張洼、新屋陸、八陳、老朱、新朱、崗朱、松林、竹李十二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
2、村灣由來
小饒:明清時期,灣里饒姓人少,姓白的為大族,弟兄九個(小饒灣北有白家山為證)。相傳有天陰陽先生從灣路過,想討口水喝,灣里無人搭理,很是惱火,于是心生一計予以報復,逢人便講,說是灣北那座墳不吉,恐怕灣人有難,必須破墳避邪。灣人照指操辦,挖開墳墓,一股青煙騰空而起,飛出一對白鴿,由此動了來脈,不久,白姓九弟兄相繼去世,迅速絕根,灣里只剩饒姓人,比大饒灣小,故名“小饒”。
大饒:原名“老屋饒”,后人丁興旺,改名“大饒”。據老人講,清朝時期,灣西尚有一灣叫“汪家灣”,座西朝東,與在饒僅一壕溝之隔,灣的北東南均有壕溝環繞,灣后西邊是一大片竹林,相民養的豬、雞等家禽生畜一旦進入竹林,都很難找到。于是灣人在灣西也挖了一壕溝,使灣四面環水,這一來說是動了龍脈,灣里專死年輕人,至清朝末年,該灣消失。此地現仍有汪家塘為證。
陸洼:相傳是陸姓發源地,地勢低洼,因此得名。
竹李灣:原村后一片竹林,生長茂盛,稱為“竹林灣”。后竹林枯敗,乃不祥兆,為此改名為“竹李”。解放前灣里種的地都是大地主徐懷川的莊田,土地都是徐家的,因此竹李的墳場至今還稱徐家墳。
老朱、新朱、崗朱:老朱原名“朱橋”。灣東有條河溝,其上有座石橋,故名“朱橋”。發展后,有部分先后遷到東崗和灣南擇地而居,遷到崗上的叫“崗朱”,有八戶遷到灣南的曾稱“八屋朱”,也叫“鋪子朱”(舊社會灣里開過當鋪),后更名為新朱。而朱橋是發源地,故稱“老朱”。
楊洼:地勢低,唯楊姓故名“楊洼”。
張洼:依地勢命名。
新屋陸:從對門的六李村大陸遷入弟兄兩個,發展成一個灣,名為“新陸”。遷居時間無從考證。
松林:灣周皆為松林環繞,甚是壯觀,故名“松林灣”。
八陳:是陳姓十弟兄中的排行老八。
3、區劃沿革
解放后,1951年土改,土改工作隊隊長姓周,隊員胡、陳兩人,住竹李李正能家。1954年轉入人民公社,為陸洼大隊。轄現在所轄的12個自然灣。1984年1月改稱陸洼村。
4、村辦企業
1977年村引進黃陂師傅興建陶器廠,址在陸洼境內的張洼灣北總干渠邊,生產生活用陶器,生產銷售兩旺,建鄉后由鄉工辦接管。至1993年后,隨著塑料生活用品的興起,陶器銷路逐漸變窄,最終倒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