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龍橋村是革命老區村,位于南浦鄉中部,為南浦鄉人民政府所在地。集市、中學、衛生院及鄉直各機關均在本村。東鄰中西林場仙洞村、割后二工區,西鄰南浦村,南鄰大坪村,北鄰美林村,龍溪(南溪)自北從美林村流來,繞過本村南邊,向東北的后坑村流去,為九龍江南溪上游。公路南浦至文峰、割后至東頭都從本村經過。
龍橋村為古龍圩所在地,1957年以前屬南靖縣程溪區管轄。龍溪圩和新樓為龍平鄉,橋頭和美林為竹橋鄉。1957年3月劃歸漳浦縣管轄。1958年,為橋頭大隊,1970年建龍溪橋。1984年改為龍橋村,以龍溪橋得名。龍橋村共有605戶,2198人。轄橋頭、新樓、新厝、高厝樓、龍溪新村(原龍溪圩)、山后、姜頭、小溪等8個自然村。橋頭198戶,721人;新樓138戶,468人;新厝59戶,221人;高厝樓51戶,201人;龍溪新村137戶,485人;山后14戶,58人;姜頭7戶,30人;小溪1戶,8人。
全村有十二個生產小組,共有耕地面積2578畝,其中水田2278畝,農地300畝。主要種植水稻、毛豆、花生、甘蔗等作物,年產量約996噸。有大片山地,其中育林地2008畝,果園1700畝,荒山地350畝,主要種植綠竹、麻竹和果樹,年產竹筍30000噸,李子、龍眼、荔枝等水果約580噸。全村共有淡水養殖戶(養生豬、雞鴨)98戶,水產品產量750噸,生豬出欄數3400頭,雞鴨出欄數7900只。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村委會辦公條件還可以。我村于2008年在新龍街新建村委會辦公樓(二層),建筑面積105㎡,占地面積230㎡。
不足的是我村尚沒有老年人活動場所。
南浦中心學校(即中心小學)建在我村姜頭自然村,共有師資24人,學生數356人(10班)。校園面積2260㎡,校舍面積1277㎡。衛生部門認可的醫療室2間,衛校人員3人。
我村的飲用水來源,以村為單位打機井辦自來水廠2個。
生活用電:我村于1980年12月31日全部通電,入戶率100%。
村水泥路:2003年建設通往橋頭自然村;2009年建設通往新厝、高厝樓自然村,里程2㎞。摩托車668輛,拖拉機13輛,載貨營運汽車19輛,私家小車40輛。
程控電話:于1994年開通,共有332戶、339部電話,入戶率58%。
閉路電視:于1995年開通,共有421戶,427臺電視機,入戶率73%。
名勝古跡:碧鶴樓,清代建造的單圈單元式圓樓;龍門屏瀚樓,即高厝樓,清初建造的雙圈方樓,張國經題樓門石匾“龍門屏瀚”。
百年古樹:龍溪圩兩棵榕樹,山后自然村一棵榕樹。
姓氏源流:本行政村有31個姓氏。
許姓226戶,人口817人,有族譜,分布在橋頭、新厝、高厝樓、姜頭、新樓、山后、龍溪新村七個自然村,長期居住。
徐姓218戶,人口763人,分布在龍溪新村、新樓、高厝樓、新厝、山后、橋頭、小溪七個自然村,長期居住。
吳姓10戶,人口53人,分布在高厝樓、新厝、山后三個自然村。
朱姓3戶,人口13人,居住在高厝樓自然村。
張姓7戶,人口34人,居住在高厝樓、橋頭自然村。
蘭姓3戶,人口13人,居住在高厝樓自然村,由赤嶺遷居。
盧姓4戶,人口18人,居住在高厝樓、新樓自然村。
方姓26戶,人口92人,分布在高厝樓、新樓、龍溪新村、橋頭四個自然村,抗戰時由云霄遷居至此。
葉姓4戶,人口14人,分布在橋頭、高厝樓二個自然村。
何姓3戶,人口12人,分布子高厝樓、龍溪新村,由官潯遷來。
洪姓3戶,人口8人,分布在高厝樓、新樓,由杜潯遷來。
楊姓4戶,人口15人,分布在高厝樓、橋頭自然村。
鄭姓5戶,人口23人,分布在高厝樓、新樓自然村。
陳姓1戶,人口4人,居住在橋頭自然村,由杜潯遷來。
鄧姓6戶,人口25人,居住在新厝、高厝樓,抗戰時由廣東遷來。
黃姓7戶,人口28人,分布在新村及高厝樓,抗戰時由廣東遷來。
李姓10戶,人口48人,分布在新樓、橋頭兩個自然村。
林姓13戶,人口52人,分布在新樓、橋頭、新村、姜頭四個自然村。
劉姓4戶,人口15人,分布在橋頭、姜頭、新村三個自然村。
羅姓8戶,人口36人,分布在新厝、新樓、新村三個自然村。
歐陽姓2戶,人口6人,居住在山后自然村,長期居住。
邱姓3戶,人口14人,居住在橋頭自然村。
曾姓7戶,人口25人,居住在新厝、姜頭、新村三個自然村,由平和遷來。
王姓2戶,人口20人,居住在橋頭、新厝二個自然村。
江姓4戶,人口11人,居住在新村,解放前由廣東遷來。
甘姓1戶,人口4人,居住在新村,解放前由龍海遷來。
周姓1戶,人口4人,居住在新村,六十年代由平和遷來。
柯姓1戶,人口3人,居住在新村。
顏姓1戶,人口3人,居住在姜頭,抗戰時由安溪遷來。
蔡姓4戶,人口12人,居住在新村。
管姓1戶,人口4人,居住在新村,上山下鄉時由綏安鎮遷來。
人物
古代人物:
許隆,居橋頭圍仔內,清康熙間,任銅山營守備,升福寧鎮中軍游擊,卒贈榮祿大夫。
許蓮,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舉人,官威縣知縣,后改任莆田縣教諭。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人物:
行政界:
許永康,漳浦縣反貪局局長。
許春和,漳浦縣-副主任科員。
林加木,漳浦縣林業局副局長。
陳秀珍,漳浦縣衛生間副局長。
教育界:
林木順,廈門大學高職學院辦公室主任,副教授。
許永庭,南浦中學高級教師。
許齊河,南浦中學高級教師。
葉朝陽,安海子江中學高級教師。
許恩典,南浦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許玄河,南浦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許亞煌,南浦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徐順成,南浦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許永茂,南浦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楊建議,南浦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盧淑蓉,漳浦縣實驗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許文秀,漳浦縣實驗中心小學高級教師。
黃文明,南浦鄉馬苑小學高級教師。
徐燕品,漳浦縣石齋小學高級教師。
工業經濟界:
徐燕嬌,漳州電力公司技術員。
歷任村(大隊、解放初期小鄉)、黨支書、鄉長、大隊長、村委主任:
許同仔,小鄉黨支書,1949-1958年。
徐啟東,大隊黨支書,1958-1961年。
許清金,大隊黨支書,1961-1967年。
徐東輝,大隊黨支書,1967-1983年。
徐東輝,村委會黨支書,1984-1991年。
盧永德,村黨支書,1991-2003年。
徐平金,村黨支書,1997-2003年。
徐阿明,村黨支書,2003-2012年。
許欺頭,小鄉鄉長,1949-1958年。
赤皮,大隊長,1958-1961年。
吳編,大隊長,1961-1964年。
許文彬,村文革主任,1967-1970年。
許秋金,管委主任,1970-1985年。
盧永德,村委主任,1985-1991年。
徐平金,村委主任,1994-1997年。
許永惠,村委主任,1997-2000年。
許連木,村委主任,2006-2012年。
全國與龍橋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