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遵義縣毛石鎮白花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321126 | 身份證前6位:520321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3100 |
隸屬政區:毛石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C | |
白花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白花村位于毛石鎮西北部。東抵毛石村四坪村民組,西連大梨村大坪村民組,南連中壩村同心村民組,北于火石箐村民組與芝麻鎮林坳村民組分界。境內最高峰毛蓋頂,最低處兩河口。其西北部溝谷深切,山峰連綿逶迤。境東、中部木坊、牛老田、奶孔壩為山間壩地。黃臘井、分水嶺龍洞為觀音寺河的主要源頭之一,黃臘井水入底壩溝,分水嶺水入唐坪溝。
該村2003年10月由原白花和木坊兩村合并而建,轄22個村民組。其中原白花村14個,即:大山頭、馬大塘、巖窩壩、火石箐、灣里頭、奶孔壩、黃臘井、李山坡、環山子、白花、底壩溝、黑石崗、出水壩、牛老田。原木坊村8個,即:河坎、板栗、核桃,青杠、上壩、后壩、三岔河、太平。
原白花村在明清時期隸北隅里九甲,廢里設區后隸北一區,民國2年(1913)隸北一下區,民國21年(1932)隸第十三下區毛石鄉,民國25年(1936)隸第八區毛石鄉,民國30年(1941)年隸大橋區毛石鄉,系第八保,1949-1951年2月隸第八區毛石鄉,廢保改村時改為盟合村,1951年3月隸二十三區毛石鄉,1953年隸二十三區木坊鄉,1956年隸沙灣區芭蕉鄉,1958年隸松林基層人民公社芭蕉管理區,建高級社時為二分社,1958年村改為生產大隊時改為白花大隊,1984年改為白花村,至2003年10月撤辦并村時并為白花村。
原木坊村在明清時期隸北隅里九甲,廢里設區后隸北一區,民國2年(1913)隸北一下區,民國21年(1932)隸第十三下區毛石鄉,民國25年(1936)隸第八區毛石鄉,民國30年(1941)年隸大橋區毛石鄉,系第八保,1949-1951年2月隸第八區毛石鄉,廢保改村時改為共和村,1951年3月隸二十三區毛石鄉,1953年隸二十三區木坊鄉,1956年隸沙灣區芭蕉鄉,1958年隸松林基層人民公社芭蕉管理區,建高級社時為一分社,1958年村改為生產大隊時改為木坊大隊,1984年生產大隊改為村時為木坊村,至2003年10月撤辦并村時并為白花村。
白花村土地總面積21.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792畝,2007年年末人口2763人。村委駐地四坡埡口,村委辦公樓2004年修建。境內有鐵礦資源,有古樹群、野生動物區、托兒洞、群仙寺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其中托兒洞景觀世所罕見,與大梨村石花洞被譽為“絕代雙驕”。毛(石)芝(麻)公路貫穿其境。到2007年,除大山頭、馬大塘、巖窩壩、李山坡、環山子、白花、底壩溝未通公路外,其余村民組均已修通簡易公路。
注:撤辦并村前,各村均無固定駐地。閭、保建置時期,多以寺廟、祠堂為-、議事場所。解放后,又以學校為駐地標志和-場所。村、支兩委議事,多在兩委負責人之一的居所進行。至撤辦并村后,各村修建了辦公樓,村支兩委才有固定駐地和辦公場所。
全國與白花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