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阿瓦提縣,意為繁榮之縣,地處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緣,阿克蘇河、葉爾羌河與喀什噶爾河的沖積平原上。東、北以阿克蘇河為界與阿克蘇市接壤,西與柯坪縣毗鄰,西南與巴楚縣交界,南與墨玉、洛浦縣毗連。大致處于東經 79°45′~ 81°05′,北緯39°30′一40°50′范圍內。東西寬約l00km,南北長約150km,總面積1.33萬km2。
阿瓦提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阿克蘇地區西南部,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東、北與阿克蘇市接壤,西南與巴楚縣交界,西與柯坪縣毗鄰?h城阿瓦提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1077千米。全縣總面積13066.72平方千米,總人口211737人(2003年)。有維吾爾、漢、回、哈薩克、滿、烏孜別克、壯、俄羅斯、東鄉、撒拉等15個民族。
自然條件
阿瓦提縣由沖積扇、沖積平原和沙漠三大地貌類型組成。北部為阿克蘇河沖積扇平原,面積約18.9萬公頃,海拔1028—1064m ,平坦寬闊,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坡度<2°,地表由細土物質組成,土層深厚,水資源豐富,發育了美麗富饒的阿瓦提綠洲,是主要的農業生產區;沖積平原由阿克蘇河、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和田河的河谷平原組成,面積約27.8萬公頃,海拔1020~1050m,地勢平坦,坡度<1°,河漫灘地、河心灘、河曲極為發育,其上多古河道,形成眾多近南北走向的湖泊及河間洼地,以及數道南北向分布的梁狀高地和河灣,沖積平原上局部發育草灌叢沙包,其它地方生長茂密的胡楊林、紅柳、蘆葦等植物,是全縣的主要的林牧區;南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面積約85.9萬公頃,海拔 1040~1060m ,由半固定的草灌沙丘和流動的新月型沙丘及沙丘鏈、復合型沙丘及沙丘鏈、沙壟及復合型沙壟、金字塔沙丘、穹狀沙丘、魚鱗狀沙丘等類型組成。
阿瓦提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咎攸c是:干旱少雨,蒸發量大,寒暑變化劇烈,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秋升溫和降溫迅速,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年降水量稀少且在時間上分布不均,農業生產全依賴于地表水灌溉。阿瓦提縣多年平均氣溫10.4°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2°C,極端最高氣溫39.4°C,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8.3°C,極端最低氣溫-25°C;多年平均降水量46.7mm,多年平均蒸發量1890.7mm ,無霜期211天,年均日照2679小時;氣溫年較差34°C,年均日較差15°C;平均風速3m/秒,年平均大風日數 15天,平均浮塵日數52天。春季(3~5月)升溫快而不穩,冷暖交替頻繁,干旱且多大風;夏季(6~8月)炎熱,多干熱風,日照時間長,降水集中,受冰雹危害;秋季(9~11月)氣候涼爽,降溫迅速,霜凍出現;冬季(12~翌年2月)天氣寒冷而漫長,平均氣溫-8.3°C。氣候特點使玉滿胡楊林保護區、塔里木河源流(三河匯合處)和上游水庫成為夏日避暑度假旅游的勝地,而和田河成為秋冬季節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旅游的優良場所。
阿瓦提縣地貌類型多樣,有河谷、河心灘、河漫灘、古河道及河間洼地、沖積平原、沙漠等多種類型。不同區域內小環境亦有差異,植被類型各異,植物種類豐富。據統計,僅高等植物有520種。從平原、盆地至沙漠,植被受地貌條件、溫度、濕度、降水的變化控制,形成明顯的地帶性。沖積平原區,雖然年降水量極少,但地下水位高,發育旱生、超旱生灌木、半灌木和多汁鹽柴類荒漠,以胡楊、甘草、羅布麻、大蕓、紅柳、蘆葦、蒼耳、車前子、小獐茅、鹽穗木、芨芨草、駱駝刺、白刺、鈴鐺刺、醉馬草、牛蒡、苦豆子、蒲草、三棱草等為建群種。而沙漠區極端干旱,除和田河沿岸生長胡楊林和耐旱草叢外,其它基本上無植被。天然胡楊林帶和荒漠草原植被構成絢麗多彩的生物旅游資源。區內有野生陸棲脊椎動物多種,如馬鹿、鵝喉羚(黃羊)、狐貍、野兔、野豬、刺猬、麝鼠、蛇、蜥蜴、壁虎、蛤蚧、黃鼠等;還有禿鷲、白鸛、天鵝、大鴇、野雞、大雁、野鴨、玉帶海鷗、灰鶴、白鷺、兔鷹、隼等禽類。
行政區劃
阿瓦提縣轄3個鎮、5個鄉:阿瓦提鎮、烏魯卻勒鎮、拜什艾日克鎮、阿依巴格鄉、塔木托格拉克鄉、英艾日克鄉、多浪鄉、巴格托格拉克鄉?h境內有:良種繁育場、豐收一場、豐收三場、兵團三團。縣人民政府駐阿瓦提鎮。
阿瓦提鎮 代碼:652928100 轄7個社區、2個村委會:薩依巴格社區、博斯坦社區、努爾巴格社區、勝利社區、友好社區、庫木巴格社區、文化社區、古勒巴格村、團結村。
烏魯卻勒鎮 代碼:652928101 轄2個社區、23個村委會:協開爾庫勒社區、英買里社區、柯坪村、也臺格熱木村、布蘇格村、克亞庫都克村、庫木艾日克村、阿熱格熱木村、海力派村、吐古魯克阿勒吞村、拉依當村、克地木阿依瑪克村、玉斯屯克協海爾村、托萬克協海爾村、黃宮村、喀拉塔勒村、阿依庫勒村、阿熱買里村、玉斯屯克亞貝希村、托萬克亞貝希村、木孜魯克村、木孜魯克牧業村、克孜勒墩村、阿依賽克維族村、阿依賽克漢族村。
拜什艾日克鎮 代碼:652928102 轄28個村委會:玉斯屯克庫木艾日克村、托萬克庫木艾日克村、庫木霍依拉村、玉斯屯克拜什艾日克村、托萬克拜什艾日克村、海力派宋村、恰特喀勒克村、喀什貝希村、玉斯屯克霍加巴斯喀克村、托萬克霍加巴斯喀克村、依爾瑪村、蘇格其喀拉塔勒村、博斯坦村、倉村、玉斯屯克依麻木帕夏村、托萬克依麻木帕夏村、阿布迪爾滿村、夏喀勒村、托萬克墩博依村、喀勒塔宋村、玉斯屯克墩克什拉克村、托萬克墩克什拉克村、玉斯屯克塔勒克村、蘇格其村、昆其宋村、素克滿村、托萬克塔勒克村、塔勒克村。
阿依巴格鄉 代碼:652928200 轄16個村委會:玉斯屯克柯坪村、托萬克多浪村、玉斯屯克喀格木希村、托萬克喀格木希村、玉斯屯克阿依庫勒村、托萬克阿依庫勒村、托萬克柯坪村、玉斯屯克艾來木庫都克村、托萬克艾來木庫都克村、托萬克庫拉斯村、玉斯屯克庫拉斯村、托萬克伊來克村、玉斯屯克伊來克村、闊什科瑞克村、玉斯屯克庫木巴什村、托萬克庫木巴什村。
塔木托格拉克鄉 代碼:652928201 轄18個村委會:塔木托格拉克村、阿熱勒村、阿克亞村、托萬克阿熱勒村、托格拉克勒克村、巴格央塔克村、托萬克賽克孜奧塔克村、拉帕村、托萬克塔木托格拉克村、吐格貝希村、玉斯屯克塔木托格拉克村、秋瑪克村、英買里村、諾其宋村、庫吾爾尕村、玉斯屯克玉吉買村、闊維村、托萬克玉吉買村。
英艾日克鄉 代碼: 652928202 轄23個村委會:帕萬拉村、恰其村、吐魯瓦依村、吾斯塘阿熱力格村、吐格曼貝希村、拉特勒克村、吐熱村、也克力村、阿熱阿依瑪克村、巴依拉村、玉斯屯克托格拉吾斯塘村、托萬克托格拉吾斯塘村、夏庫爾村、玉斯屯克蘭干村、托萬克蘭干村、開克日布亞村、闊什庫都克村、庫吾爾尕村、蘇亞依迪村、八連村、拜什甫塔克村、托碼村、蘇蓋提艾日克。
多浪鄉 代碼:652928203 轄4個村委會:玉斯屯克多浪村、托格拉克麻扎村、克其克拜什艾日克村、賽克孜奧塔克村。
巴格托格拉克鄉 代碼:652928204 轄4個村委會:喀拉庫杰克村、玉斯屯克巴格托格拉克村、墩買里村、托萬克巴格托格拉克村。
良種繁育場(代碼:652928400) 豐收一場(代碼:652928401) 豐收三場(代碼:652928402)
兵團三團 代碼:652928403
阿瓦提縣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是地區重要的糧食、棉花和水果基地,現轄區面積13258km2,轄5鄉3鎮3個農牧林場,即阿瓦提鎮、烏魯卻勒鎮、拜什艾日克鎮、阿依巴格鄉、塔木托格拉克鄉、英艾日克鄉、多浪鄉、巴格托格拉克鄉,有、118個村、7個居委會、34個連隊和80多個牧業點,境內還有兵團農一師的部分團場。2001年,全縣人口20.0萬,有維吾爾族、漢、回、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蒙古、錫伯、俄羅斯、滿等民族。
阿瓦提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從綠洲平原到大漠腹地,地貌類型多樣,氣候差異鮮明, 自然帶雖不完整,但河網發育以及動植物資源豐富,這些特色不同的資源類型組合塑造出眾多壯觀的地文景觀、秀麗的水域風光、奇特的生物景觀,以及燦爛的多浪文化與民族風情人文旅游資源為旅游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歷史沿革
阿瓦提縣城一帶過去稱“多浪”,后來大批農民移居到此,人口驟增,耕地益廣,面貌日變,遂改名為阿瓦提。系維吾爾語,意為繁榮。
原名多浪,是“多浪人”(古維吾爾部族)的故鄉。漢屬姑墨國。唐屬姑墨州。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阿克蘇道,阿瓦提屬阿克蘇道管轄。1913年屬阿克蘇縣,1922年設阿瓦提縣佐。1930年置阿瓦提縣,屬阿克蘇道,1933年后屬阿克蘇行政區行政長公署。1943年后屬阿克蘇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正式成立阿瓦提縣人民政府。之后一直屬阿克蘇專員公署、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轄。
人口與民族
據阿瓦提縣統計年鑒(2001)資料表明,2005年底,阿瓦提縣共有44506戶、 20.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87萬人,非農業人口5.31萬人。全縣人口出生率21.41‰,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長率13.41‰。
全縣國內生產總值9.4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725元;(其中第一產業43248萬元,第二產業14650萬元,第三產業19000萬元,工業總產值11014萬元,農業總產值72702萬元,)當年財政收入達2780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達 2313元。
阿瓦捉縣是多民族聚居區。歷史上有眾多民族在這里生活,以后維吾爾族、漢族、回族、哈薩克族、克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蒙古族、錫伯族、俄羅斯族、滿族等成為世居民族。據2001年統計年鑒資料,維吾爾族15.7萬人,占80.8%,漢族為3.6萬人,占18.6%,回族0.11萬人,占0.5%,柯爾克孜族9人,蒙古族25人,烏孜別克族14人,其它錫伯族、俄羅斯族、滿族僅幾十人數量很少。
阿瓦提縣人類文化活動孕育了多浪森林草原游牧文化和綠洲文化,在歷史上曾是有名的“絲綢之路”南北道沿和田河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重要驛站,。其中西域最著名的歷史人物、智慧的化身——阿凡提,曾在此地生活和傳播過文化。經年累月薈萃民間文化精華,“阿凡提”已成為流傳于民間、全國乃至世界的寶貴文化遺產。眾多民族聚居豐富了本區的人文旅游資源,特別是人口比重大的維吾爾族多浪人的民居飲食、節日慶典、服飾裝束、民族歌舞、娛樂習俗等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是當地最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資源。
全國與阿瓦提縣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