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州劍河縣太擁鄉翁王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2629201 | 身份證前6位:522629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400 |
隸屬政區:太擁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H | |
翁王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翁王,原系深山老林、蒼松翠竹之原生態森林,現還在“階斗到”處依然看到原貌。曾在明朝年間由臺江反排獵戶“楊洶往尬、變往下”兄弟打獵到此,獵犬進入山谷回來濺得一身細浮漂引起,進入山間查看地勢,適宜居住之地而遷了上來,并以中央中一塘和沿下一池的苗話而得名,具有許多的名堂故事,現將幾處要地故事情節、傳說分別敘述:
“蘆笙坪”在村上“玻斗吉”坡平臺,“洶往尬、變往下”兄弟被眾人推為首領,帶領大伙在此處建踩蘆笙、跳木鼓之場所,系在當中遠近聽到,每逢大小節日都常常聚集到此開懷暢飲,跳起蘆笙和木鼓舞,相當熱鬧,此活動延續至今,并有楊氏“榜牛引”姑娘狂愛笙歌鼓舞,終身不嫁,死后葬于此地,為此地之典故。
“風雨橋”是苗家聚集聊天、青年男女游方和妙齡女子探討研究針線、刺繡圖案娛、相互挑逗之地。并是全村二月二祭橋熱鬧要地。相傳有驚人的一幕幕,在菩薩的保佑下村民團結、尊老愛幼,不能制造事端,如有解決不清的事情可到此地進行習俗了斷,無理者將受到應有懲罰的傳說,而今此廟就在該“玻坡翁”西面,風雨橋東面的角上。
“玻坡翁”乃村上祖輩為了翁王水源有限出治的習俗,保護村寨防火安全,殺豬祭祀、祈求埋塘蓄水的故事而得名,此壇依然在坡頂平臺處,現在在其他的珍惜樹種和針葉闊葉樹林襯托下顯得格外壯觀,相聚而名。每逢二月二節時有人悄然澆水的習俗。
“松木坳牛打坪”,松木坳是村上耕田的主道,也是通往榕江及鄰近村鎮的主道,因此從翁王村建寨以來有人相繼到此坳伐木、壘石為凳供行人乘涼、歇腳,炎熱酷暑時此地格外涼爽,如在陰涼處好像是在冬季一樣,并以一棵大杉木而得名。“牛打坪”是苗族古藏節、子卯節、稻草節、春節、二月二祭橋節的斗牛場所,古藏節分別有“假牛”、“假說”兩種。“假牛”是殺大牯子送鼓休息,十三年一次;“假說”三年一次不殺牛,隆重以“假牛”,因而就產生了“玻太牛”、“高遮牛”的來源,“玻太牛”意在擊鼓通知遠方親戚來過節,“高遮牛”是節日閉目后送鼓休息的地方,以妙齡穩重少女背滿碗酒移步送出,端莊穩重,表示下次更加隆重及順利舉行。
“玻革九”在東南高峰上,是遠近有名的游玩之地。相傳“妮假”、“革九”兩個少婦無生育,到該坡頂,壘石當凳工人觀賞以及青年男女到上面游玩時休息而得名。春游0,冬有雪景各季有不同的景色,能看到山連山、峰巒層疊、綿延千里之壯景。翁王村大致如此,細小無名景點不再一一細舉。
現在的翁王村已經換了新面貌:公路、信息設施已經完善。熱情好客的風俗、米酒之鄉、蘆笙、鼓舞讓人留戀,但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游客稀少,人們未能了解翁王村,加之知識有限,望朋友們來翁王村做客,幫助宣傳,在此表示感謝!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