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尤溪縣西濱鎮西洋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426102 | 身份證前6位:350426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隸屬政區:西濱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G | |
西洋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西洋村位于尤溪縣的東北部,閩江西南側,戴云山脈北段西坡。全村地域東西端相距約3公里,南北端相距約4公里,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面低,村鎮地域屬沈溪河谷盆地。水口電站形成后,村鎮一面依山,三面環水,東鄰過溪村,南鄰三連村,西連坂兜村,北與南平市杉嶺村和下墩村交界。土地利用構成屬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新型工業農村。
西洋村位于南平市、尤溪縣、福州市三角形的中心位置,304省道穿村而過,距離316國道僅7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西邊尤溪出口20公里,東邊洋0口20公里。水運可泊500噸泊位貨輪通往閩江直達南平、福州等地。村鎮離最近的火車站僅15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地理優勢。
尤溪唐開元二十九年建縣后,西洋村就有先祖居住。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屬延平府杜溪里鱸江鏡,明洪武年間改名十四都。1949年解放后,西洋村隸屬南平專區尤溪縣西洋公社西洋大隊,1970年6月改隸三明地區尤溪縣西洋公社西洋大隊,1983年7月三明改市后隸屬三明市尤溪縣西濱鄉西洋大隊,1994年改西濱鎮西洋村。
西洋村系西濱鎮政府所在地。全村人口2282人(其中男1119人.女1163人),勞動力人數1530人(勞動力轉移人數621人),共618戶,分10個村民小組。全村漢族為百家姓,主要以陳、鄭、潘、甘、林、劉、王七大姓氏為主,全村集鎮人口近1.3萬多人,有十幾家廠礦企業,十幾個縣直屬單位。農林牧漁總產值3988萬元,工業總產值196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68元。主導特色產業:網箱養魚、商貿。
西洋村1994年被省建委列為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六個鄉鎮示范點之一,又是全國500家重點鄉鎮建設示范點,先后被全國老齡委授予“全國敬老模范村”、被省級授予“明星村”、“衛生村”、“敬老模范村”、“民主法制建設示范村”,被市委市政府定為“市級小康村”、“市級科技示范村”、“市級新農村建設推進村”等榮譽。集鎮建設統一規劃,布局合理,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新村環境優美、鄉風淳樸、熱情好客、歷史有九家十八雜、西洋客居地之美說。
西洋村有旅游價值的勝景:泰山宮、觀音堂、基督教堂等古建筑群。北邊有海拔1103米的大峰山,南邊有枕頭山風景區隔岸相望。水口水庫形成水上游樂園,成為人們生活余暇娛樂游玩的理想場所。
西洋村土地面積12平方公里,現存耕地480畝,林地面積15895畝,水域面積5000畝。山地多、耕地少,開發山地資源潛力大。地表水資源豐富,水系發育,河流密布。尤溪最大一條河流沈溪河流經村落,鱸江溪、橫坑溪三溪匯聚。地下水以松散巖類孔隙水為主,水質好,屬低礦化度淡水,中偏酸性(PH值5.45-7.40)宜于飲用和農業灌溉。氣候資源自然條件好,光照充足,太陽輻射量大,雨量充沛。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然環境適宜多種植物、動物、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礦產資源較少僅在橫坑地段發現銅鈾云母礦。
隨著科技體制的發展,全村有3個科研場所,生態種植園、食用菌研究基地、縣養蜂協會。教育事業:本村有2所學校、一所中心幼兒園,在校學生3000人。文化事業:全村有一個文體協會,三隊民間十番樂器隊,一個村嫂管弦樂隊。建一座面積750平方米的老人活動中心大樓,一個村部后花園和正在開發的金雞灣公園。醫療衛生:集鎮有一所衛生院、七家診所。體育事業:組建兩個老人體協、一個老人體育活動場所。社會福利:全村社會福利事業迅速發展,撫恤救濟、社會救濟、災害救濟、養老、敬老事業都得到大力發展。
盛產臍橙、板粟、蜜柚、早種六號枇杷等名優水果;土特產有天然紅菇、香菇、黑木耳、靈芝、杏孢菇、蜂蜜、茶油、綠筍等;盛產淡水鳊魚、白刀、鯰魚、鰱魚、鱸鰻、老鼠魚等名優特產。主要珍稀植物有南方紅豆杉、羅漢松、杜仲、金錢松。主要珍稀野生動物有:梅花鹿、云豹、穿山甲、虎紋蛙、貓頭鷹。民營企業以紡織、造紙、冶煉、木材、制藥為主。利用當地資源開發的項目日益壯大,被確定為市級經濟開發區,各種產業形成了產、銷一條龍經營體系,隨著“三加一”項目機制的推進,西洋村正朝著一座新型工業農村發展,構建和諧西洋。
全國與西洋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