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臺州臨海市括蒼鎮小海門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1082107 | 身份證前6位:331082 |
長途區號:0576 | 郵政編碼:318000 |
隸屬政區:括蒼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J | |
小海門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小海門村1949年前土地貧瘠,畝產只有四五百斤。1949年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田造地,從缺糧村變成余糧村,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曾受到地區、縣(市)的表彰,以農業先進村而出名。過去流傳著:出西門、過浮橋,城西不能種早稻的民謠。1953年,小海門村辦起城西區第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并試種早稻,改單季為雙季,糧食取得豐收。小海門等村踴躍向國家投售愛國糧,因而將原鄉名小嶺改-國。
50年代末、60年代初,小海門村黨支部發動群眾興修水利,在永安溪邊安裝2臺抽水機,建造水溝長1500多米、防洪壩500多米,戰勝嚴重自然災害的侵襲,糧食連年增產,并發展桑蠶100多畝。村黨支部獲得地區、縣標兵黨支部稱號,組織部領導曾來村考察,并召開地區、縣組織部長現場會議。村黨支部還發揮共青團的作用,當時有38名團員的團支部,團結全體青年,積極開展突擊隊活動,豐產試驗和科學研究等成績顯著,于1961年2月被團中央命名為全國標兵團支部。《中國青年報》于同年3月21日刊登了團中央青農部工作組對小海門團支部的調查報告,并發表了題為《我們需要更多的小海門團支部》的社論。1963年團支委何木蘭去北京出席團中央召開的座談會。1964年5月團支部書記何通齋出席全國第九次團代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的接見,并拍照留念。
70年代投放大量勞力,改田造地。1974年開始全面平整土地,填塘移墳、改造低洼田,連續2年,投資2萬余元,每年每個勞力都投放100多工,計投放28萬多工,完成石方1萬多立方米,改建一條長1500多米的抽水機溝和一條長1000多米的排水溝,造好5條長2200多米的機耕路。平整后不僅便利種植,還增加耕地面積30畝。1977-1978年又投入14萬多工,投資8000元,完成石方4000多立方米,將巖上灣、溪渚洋的100多畝荒灘改造成旱地,從缺糧村變成余糧村。80年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調整農業結構,1985年利用山腳坡地種柑桔50畝、枇杷40畝、楊梅30畝;1987年栽種黃桃100畝。目前有果園200多畝,年產水果150噸,年經濟收入近10萬元。1992年糧食總產達557噸,比1978年增加25%,人均產糧656斤。村黨支部1986年開始連年被0臨海市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小海門村-木材集散地
推廣會小海門村,歷史上有撐船搞運輸和做園木(箍桶)的副業。1949年前有長船20多艘,1949年后曾發展到30多艘,加入靈江運輸社。80年代汽車運輸業興起,長船運輸自行消亡。箍桶業有近百年歷史,1949年前有箍桶匠五六十人,50年代曾發展到百余人。產品有馬桶、肥桶、高腳桶等,運往臨海各地市場銷售,遠近聞名。70年代塑料生產興起后,園木產品在市場上銷售大幅度下降。一些村民轉做木材生意(販運樹料、板料)。1981年后,販運木材從幾十人發展到上百人,開始從仙居縣下閣、白塔等地購入,近幾年都從麗水地區龍泉、慶元等縣購入,在村區設市場,銷往臨海、黃巖、椒江、三門等市(縣)。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銷量的增加,小海門村與城西工商所于1990年投資27萬元,在小海門車站對面建起占地4600平方米的木制品交易市場。市場每天營業,年營業額達1200多萬元,經營木材的村民,年收入最多的達3萬多元,最少的也可收入5000元,年經濟收入達80多萬元。隨之,貨運、客運的交通運輸業也發展起來,村民有運貨汽車5輛、拖拉機24輛、面包車2輛、三輪卡車15輛,從業人員50多人,年經濟收入達30多萬元。
小海門村-工業發展
70年代有100多個婦女經營結草編、繡花邊家庭副業。80年代開始發展車木工藝,目前布滿全村。很多農戶都備有泡光機、鋼線鋸機和小電動機,成為家庭工廠。利用本地木材資源,加工半成品,銷往黃巖、仙居、臨海等工藝禮品廠,年經濟收入達50多萬元。
1982年由6個村民合資辦起量具廠。至1991年辦有鑄件廠、塑料廠、五金廠、服裝廠、水泥預制廠、鋸板廠、飼料加工廠等10家企業,從業人員60多人,年產值達100多萬元。1992年,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分析了本村的經濟狀況和交通便利的地理條件,在鄉黨委的幫助支持下,于是年3月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在省道臨金公路兩側,建小海門工業小區和商業住宅區,逐步形成小集鎮。同時制訂了規劃和優惠政策,吸引了外地人員來投資辦廠。投資170萬元的愛國絲綢制衣廠,于當年11月份開始投產,有職工60多人,年產值可達500萬元;由供銷部門和臨海市石油公司合辦的小海門加油站,投資40多萬元,現正在建設;市有關部門的信用大樓、保險大樓、工商大樓都已落實地基,正在動工建設;村民個體的修理店、百貨店、飲食店10多家已開始營業。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