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市麻涌鎮麻二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1900126 | 身份證前6位:441900 |
長途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隸屬政區:麻涌鎮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粵S | |
麻二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麻二立村于明初未洪武年代,當時朝廷實施“移民屯田,開墾荒地”為核心的農業政策,調派大批軍隊赴邊塞屯田墾地,其中兩屯落足于古梅鄉(麻涌)以南的沙洲,建立墾荒基地,并以部隊頭目姓氏(董、葉)立鄉名,稱董葉鄉(俗稱軍城)。抗日勝利后,編制為番禺縣十五屯鄉,解放后,劃入東莞縣第八區麻涌鄉成立軍城村。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稱麻二大隊,后改麻二村,2005年5月13日“村改居”后稱麻二社區。
麻二社區位于麻涌鎮中心區,總面積6.03平方公里,下轄14個居民小組,現有常住人口3530人,流動人口1650人。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麻二社區一班人,緊緊把握市場脈博,牢記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教導,帶領全體居民齊心協力,搶抓機遇,大膽開拓,大力發展以工業為主的社區經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以工補農,以農促工,兩業齊飛,有力地推動了社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
近年來,麻二社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村” 、“模范村委會” 、“文化建設達標村” 、“青年文明社區”,現正全力把社區打造為“固本強基工程示范點”、“市文明社區標兵”、“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及“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 百業振興,經濟先行。我社區積極參與鎮工業園的開發建設,充分發揮新沙港得天獨厚的港口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社區現已落戶各類大中型企業9家。投資超千萬美元的企業有:玖龍紙業、統一嘉吉、中谷油脂、德國可耐福、大連華農、超盈紡織、中盛糧油、盈豐油粕和40萬噸中央儲備糧庫等。其中玖龍紙業更以年產200萬噸的生產規模,雄居國內第一。
2004年全村經濟總量6030萬元,人均工農業生產總值17082元,集體可支配收入1710萬元,人均收入7200元。2005年1-6月份村組兩級總收入844萬元,純收入696萬元,同比增長2.35%,總資產18275萬元,同比增長18.34%。 隨著社區經濟實力的日漸壯大,居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素質顯著提高,社區內基礎設施也日趨完善。
社區內現有小學1間,幼兒園1間,具有水鄉特色的涼亭9間,籃球場6個,足球場1個,青少年服務中心1個、老年人活動中心2間、婦女學校1間。社區近年來投資220萬元興建了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的麻二公園;投資120萬元興建了一座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的集讀書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文化館,館內設有綜合活動室、圖書室(共藏書21500多冊,包括十多類書籍、80多份報刊)和鄉土文物陳列室,配備了先進的音響設備、投影設備,配有乒乓球臺4臺;投資約100萬元興建了占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游泳中心,內有成人游泳池、兒童游泳池。2003年正式啟動高層農民住宅,第一座示范樓已于當年8月竣工,現第二座高層住宅樓正在興建當中。新舊社區三橋相連,環區道路暢通,依水繞區,綠樹成蔭,小河交錯,環境優美,是麻涌鎮區容區貌建設較好的社區之一。
此外,我們還建立和完善了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落實五保戶、困難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保障制度等,群眾生活和社會福利高于本鎮區平均水平。集體每年投入約70萬元為社區居民購買各種保險,每月定期為困難戶發放補助金和殘疾人補貼。
我社區正以三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描繪著一幅中國特色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畫卷。在新世紀的發展洪流中,我們社區將以優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一流的服務意識,竭誠歡迎各界有識之士、國際友人、有意往郊區梯度轉移的本市大、中型企業的私營企業主前來我社區投資、開發、落戶。同乘世紀長風,共創美好前程。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