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西湖區轉塘街道大諸橋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106010 | 身份證前6位:330106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隸屬政區:轉塘街道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浙A | |
大諸橋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大諸橋社區位于轉塘街道以東一公里處,東臨杭州宋城,西鄰午山社區,南靠龍王沙社區,之江大道穿村而過,村莊座落在大諸橋兩側,村莊以橋得名,故稱大諸橋。
大諸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乾隆下江南時,發現錢塘江潮水隱患嚴重,兩岸常受潮水的侵擾,便從浙江海鹽沿江至轉塘獅子口用條石砌成古海塘,同時建成大諸橋,大諸橋邊的古海塘至今保留完好。該橋自二〇〇〇年七月九日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列入市重點文保點。該村落起源于五百多年前,有朱(諸)姓人家從紹興平陽遷居而來;汪姓則從安徽徽州遷徙至此,歷史上的大諸橋是上泗地區的交通咽喉,水路交通發達,鄉民外出進城一般都在大諸橋坐船,村里有十幾戶人家以擺渡為業。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諸橋屬杭縣上泗區樹塘鄉管轄。1955年大諸橋分別成立五浦農業社和大諸橋農業社,1956年兩社與午山合并,成立樹塘鄉五浦農業社。1958年,轉塘,江口,午山,五浦(大諸橋)四個農業社合并為上泗公社轉塘管理區、轉塘生產隊。1961年四社分開后稱西湖區轉塘公社五浦大隊;1984年為轉塘鄉大諸橋村;1986年為轉塘鎮大諸橋村;2002年6月因撤村建居,大諸橋改制為社區,2007年轉塘鎮和龍塢鎮合并后,改轉塘街道大諸橋社區。
大諸橋社區自1993年起,隨著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建設,被征用各類土地約1200余畝,村民一直以種植水稻和茶葉為主。目前社區存余集體山林500畝,茶地100畝,宅基地90畝,可開發利用土地61畝(10%留用地),現有集體存款7000余萬元。2005年起隨著之江新城的開發,我社至今已被拆遷的有158戶,余下94戶未拆遷,分別居住在原大諸橋及轉塘新村。拆遷后社區已建120間老年過度房,已安置部分拆遷戶過度。
社區有正式黨員25名,預備黨員3名,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7名。有股民代表39名,居民代表35名。部分代表交叉兼職。社區有6個居民小組,總戶數為252戶,總人口為1001人,流動人口約1000人,居民人均收入為21349元。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