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沁水縣端氏鎮杏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521103 | 身份證前6位:140521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隸屬政區:端氏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E | |
杏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杏林村地處沁水縣東部。是端氏鎮東北的一個行政村。其建村何時,已不可考,據老輩們相傳,村西北的山坡上曾是一片茂密的杏樹林。“東風滿山開杏花,杏林十里如蒸霞”。村名“杏林”源此而得。杏林北面靠山,南接胡底,西鄰東山,東至高村。全村總面積達8.16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杏林主村及樓底、楊樹莊、南坪、元溝、南凹、柏凹、突圪堆、劉家、水彎上九個自然莊,9個村民小組,342戶,1130口人。全村總耕地面積2223畝,林地面積1743畝,2011年全年經濟總收入500余萬元,人均純收入約為4600元。
作為一級行政村,杏林村的行政區劃可追溯到明清時期。杏林在明清時期為龐莊中里。進入民國時期,杏林歸屬于端氏區管轄?箲鸨l后,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分團轄地。1941年,士敏縣成立,仍屬端氏區。解放后,1955年設杏林鄉,杏林村是杏林鄉政府的所在地。轄杏林、高村、社溝等村。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杏林村全稱端氏鎮公社杏林大隊。1984年,端氏公社改為端氏鎮,杏林村改稱為端氏鎮杏林村村民委員會。
杏林村歷史上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以及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村委確立了以糧食生產為主,同時擴大種養植產業發展的思路?茖W種田意識不斷加強,經濟收益逐年提高。全村現有桑園800余畝,年養蠶1000余張,產繭8萬余斤。有養雞專業戶1個,年產蛋二萬余斤。有養豬專業戶12個,年出欄肥豬600余頭。有養羊專業戶8個,年飼養2000余只。傳統的耕作方式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全村現有犁地機32臺,收割機12臺,種植機16臺,初步形成了農業機械化的耕作方式。水利設施也有較大提高。全村現有三條自流灌溉渠,水地面積800余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8%。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最近幾年,村委會以村容村貌改造為突破口,加大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力度。硬化道路10公里,不僅村中大街小巷全部硬化,而且水泥路延長到了田間地頭。出村主街還建成了綠化帶,路兩旁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在村中空地安裝了十幾種健身器材,戲臺前設置了籃球場,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建立了村辦圖書室,農民的文化素養不斷提高,生產技術能力大大加強。在加強基礎設施的同時,村委會還不斷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評議制度,村民民主法治意識不斷提高,“民主管理”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全國與杏林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