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區支坪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00116003 | 身份證前6位:500116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2260 |
隸屬政區:江津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渝 | 轄區面積:81km2 |
人口數量:約4.36萬人 | 人口密度:538人/km2 |
支坪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江津區支坪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4年5月,是江津區繼幾江、德感之后新設立的第三大辦事處。支坪街道辦 一角事處地處江津區東部,位于筍溪河與綦江、綦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兩江一河”穿境而過,流域12.6KM,辦事處駐地離江津城區26公里。辦事處東部是江津市的三大槽口(龍門槽、碑槽、華蓋槽)之一的龍門門槽山脈。這里綠蔭滴翠,連綿20多公里。西面是太公山。全辦事處幅員面積8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635畝,森林面積3.8畝,總人口43600人,轄14個村居106個社組,轄區內有“仁沱子”、白溪、支坪、真武等集市。花鋪村已成為渝西農業第一村。全街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億元,同比增長16.5%;工業增加值11500萬元,同比增長25.3%;社零總額15700萬元,同比增長21.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7000萬元,同比增長21.8%;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比去年增加641元,同比增長10.1;地方財政收入629萬元,占全年計劃120 %,合同引資2.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8000萬元。
-
區劃調整
1958年,仁沱、支平、白溪三鄉合建為仁沱人民公社,下設二十四個管理區。1961年,分置為仁沱、白溪、支平三個公社,隨即改管理區為大隊。1984年改仁沱公社為仁沱鄉,下設村、組。1985年始建鎮,2001年鎮(鄉)行政區劃調整時,由原仁沱鎮、支坪鄉、真武鄉三個鄉(鎮)和白溪鄉部分村合并組建為新的仁沱鎮,鎮政府駐地金鉤灣,轄12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4個居民小組。2004年5月撤仁沱鎮建支坪街道辦事處。2005年10月進行村(居)規模調整,將原有5個社區8個行政村調整為4個社區2個行政村。
-
地理情況
支坪街道地處江津主城東部,距離江津主城區15分鐘車程,重慶主城區半小時車程。東有江津市的三大槽口(龍門槽、碑槽、華蓋槽)之一的龍門門槽山脈,西有太公山,綠蔭滴翠,連綿20多公里,形成兩道綠色屏障。全辦事處幅員面積10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635畝,森林面積38000畝,總人口45218人,轄6個村(居)51個社(組),有“仁沱子”、白溪、支坪、真武等集市。境內有筍溪河、綦江、長江三條河流,“兩江一河”穿境而過,流域達到了12.6KM。楊珞路(在支坪境內約10公里)和仁屏路(在支坪境內約6.5公里)兩條交通主干道將支坪與江津主城和先鋒、西湖、珞磺等相鄰鄉鎮連接起來,村級公路已實現村村通,陸運交通便捷。正在規劃中的重慶至江津輕軌線縱貫支坪街道并設出口,適時支坪的水陸交通建設將大大提速,將為支坪的跨越式發展帶來無限的機遇。
-
支柱產業
支坪街道花鋪村規模發展蔬菜生產并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已成為渝西特色農業第一村,其大棚蔬菜基地是重慶市的13個無公害蔬菜基地之一,其特色和精品蔬菜遠銷毗鄰省市縣。花鋪村已成為江津市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張靚麗的名片。支坪境內仁沱和真武兩個集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真武場鎮已被重慶市命名為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客家會館、圣旨碑、赑屃龜群、望鄉臺等人文景觀和龍頭溶洞、三江映綠等自然景觀,將為支坪街道辦事處的旅游資源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為支坪發展特色城郊旅游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全國與支坪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支坪街道區劃
500116003001 111 津坪社區
500116003002 112 仁沱社區
500116003003 220 真武場社區
500116003004 220 白溪社區
500116003200 112 花鋪村
500116003201 220 天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