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121106 | 身份證前6位:350121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隸屬政區:南通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A | |
古城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顆璀璨的明珠——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位于福州的南面,距市區約20公里,是閩侯、福清、永泰三縣的交匯處。她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一條著名的十八溪自南而北穿村而過,流向大樟溪匯入閩江。由于她的地理位置特殊,解放前0福建地下省委曾在這里辦公,領導著全省人民與-反動派進行可歌可泣的斗爭。古城村源遠流長,據考證,本來福州城區定在這里,故稱古城,后來不知何故,改遷福州。古時這里出了個名人叫陳襄,是北宋理學家,“海濱四先生”之首,又稱“古靈先生”,是仁宗、神宗時期的名臣,進士及第,歷官樞密院直學士,知通進銀臺司,提舉進奏院,后又兼侍讀,提舉司天監,兼尚書都省事等。其人公正廉明,識人善薦,著有《古靈集》二十五卷傳世。
古城行政村轄13個自然村,總人口3036人,998戶,0員57名,村民代表55人。在年輕有闖勁的黨支書黃桂誠和村主任、民營企業家代表王振建的帶領下,全村上下一心,在搞好安定穩定工作的同時,努力發展多種經濟。2003—2005年度被評為福州市“文明村鎮”,2006年被評為縣級“平安村(居)”。如今的古城村,農田基本變成了蔬菜基地,菜農們種植了四季青菜,白菜、花菜、香菜、空心菜、上海青、芥藍菜、黃瓜、苦瓜、青椒、萵筍、白芋等應有盡有,直接銷往“海峽農貿批發市場”,專供福州市民食用。古城村四季水果品種繁多:春有枇杷、水蜜桃;夏有荔枝、六月梨、西瓜;秋有龍眼、香蕉;冬有橄欖、甘蔗。特別是荔枝,年產量達30噸。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村兩委還帶領村民積極發展養殖業,村里魚塘有400余畝,年產量達30噸;現有金魚場15個,金魚池共8000多口,占地150畝,名貴金魚銷往全國各地和東南亞一帶。還有規模養雞場2個,蛋雞存欄數60000多只,日產蛋3多噸。養鴨場8個,在欄數26000只,日出蛋3000多公斤。
著名的十八重溪風景區就坐落在古城村,2004年元月被列入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水系發達,干流長約10.8公里,河寬5至40米。溪流兩岸生長著常綠闊葉林、次生灌木林,有娃娃魚、崐桫欏樹等國家一類保護動植物,林中常有彌猴成群出沒。全區散布著由火山巖構成的峰、巖、崖、谷、洞、石,山水交融,天然渾樸。區內更有西溪瀑布、烏龍戲珠、大帽山、文筆峰、寶塔峰、三仙洞等景點。十八重溪風景區入口溪岸邊坐落著一座“古靈王廟”,始建于公元前935年,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有前殿、大廳、后殿、慈航閣、過雨亭、碑亭等建筑物,是后人為感念“古靈陳”開基祖陳檄的功德建造的,如今已成為十八重溪游客必游景點之一。
全國與古城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